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從舞台走向銀幕 戲曲精髓要留住

張素芹

2016年11月29日10:3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從舞台走向銀幕,戲曲精髓要留住”

  《柳毅傳書》

  獨家專訪

  前日,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在海珠區銀都攝影基地順利殺青。該片由廣東粵劇院院長、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丁凡擔任藝術總監,丁凡與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領銜主演。殺青之際,廣州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丁凡和曾小敏,雖然已經是繼《傳奇狀元倫文敘》之后第二次“觸電”,他們仍然表示“有難度”。拍攝粵劇電影是為了更好地推廣粵劇,但是,“從舞台走向銀幕,一定要保留戲曲的精髓。”丁凡如此表示。

  文/廣州日報記者 張素芹

  二拍粵劇電影,選擇“蝦腔”經典

  自上世紀70年代拍過紅線女主演的《沙家?》后,時隔40年,廣東粵劇院拍攝的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去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海南、廣西、香港以及澳門等地公映,獲得了2015廣東省廣播影視獎三等獎、被列入廣東省文藝精品扶持項目、入圍了澳門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市場反響很好,拍攝出來的效果各方都比較滿意,於是就想著再拍一部經典作品。”丁凡表示。曾小敏補充道:“拍攝《傳奇狀元倫文敘》的過程中,也總結了一些更好的拍攝方式。所以這次合作,是廣東粵劇院和廣州中投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的共同意願——希望下一部電影有更好的呈現。”

  《柳毅傳書》是羅家寶的經典劇目,“蝦腔”的確立,就是從1954年演出的《柳毅傳書》開始的。該劇歷演不衰,至今仍是粵劇各大劇團常演的保留劇目。曾小敏表示:“《柳毅傳書》是粵劇界最經典的劇目之一,全世界有粵劇的地方就會有這個劇目的傳唱,會唱粵曲的人都會唱其中的主題曲。這個戲也是經典傳承項目,有機會傳承前輩的經典藝術,是我們的幸運。”曾小敏說:“挑選這一部戲,上映時大家都會注意、都想要去看,想知道在電影裡它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效果。”

  《柳毅傳書》改編自唐傳奇《柳毅傳》,很多劇種都演過,南京市越劇團還曾經兩度將《柳毅傳書》推上大銀幕。對此,丁凡表示:“粵劇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票友也很多。《傳奇狀元倫文敘》今年去過新西蘭展映,明年海外的文化機構會在歐洲做一個戲曲電影展,首站就是‘非遺’總部法國巴黎,我們計劃帶紅線女老師的動漫電影《刁蠻公主憨駙馬》、《傳奇狀元倫文敘》和《柳毅傳書》去。”

  二度“觸電”,依然要做足功課

  在去年上映的《傳奇狀元倫文敘》中,丁凡和曾小敏已有“觸電”經驗,但他們依然表示“有難度”。丁凡稱:“這次比上次更自信,不過因為是不同的劇目不同的人物,所以還是有難度,因為我畢竟不是電影演員科班出身。這些日子,我們每天都在攝影棚,每天要拍十多個小時,拍電影要比舞台演出辛苦很多倍。”

  曾小敏則給自己很多壓力:“《傳奇狀元倫文敘》是喜劇,胡小姐這個角色也不算太重,演得很輕鬆。這次龍女這個角色的處理沒有那麼簡單,有層次,有感染力,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打磨。”

  《柳毅傳書》是一個仙凡題材。“龍女是一個善良、感恩、重情的仙女,柳毅仗義傳書救龍女,體現了一種俠義精神,這個美好的故事在當下依然具有正能量、積極向上。這個故事能流傳這麼久也是因為它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丁凡表示。

  曾小敏以前並沒有演過《柳毅傳書》全劇,“演的都是折子戲,所以在接到拍電影的任務之后,我趕緊把幾位前輩演出的《柳毅傳書》拿出來看,從最早的羅家寶和林小群的版本,到倪惠英和梁耀安演的版本,看看各自的特點在哪裡,吸收前輩的經驗,把整個戲排了下來。也利用了下鄉演出的機會,演了很多場,為拍電影做准備。”曾小敏表示,“我把龍女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初遇柳毅時,她是個飽受欺凌需要幫助的弱女子。第二個階段:柳毅傳書后,龍女得到解救回到龍宮,恢復了公主的身份,這時她表現出的是大氣、貴氣和仙氣,對柳毅的深情也是隱隱地去表達。第三個階段,她化身為漁家女和柳毅重逢,是一個調皮善良的凡間女子。這個角色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性格處理,所以在表演上要注意身份的變化和環境的不同,處理時要比較細致。”

  從舞台到銀幕,注重保留戲曲精髓

  從舞台走向銀幕,表演上有很大區別,丁凡表示:“電影與舞台是不同的藝術類型,過程和要求都不一樣。比如演電影,表達內心戲的時候,眼神和表情都不用像在舞台上那麼夸張,主要是細膩和准確。這對我們在舞台上的表演是很有幫助的。上世紀香港老一輩粵劇藝人都是在粵劇電影中得到了很多磨煉,所以名家輩出。將舞台藝術帶入電影,將電影藝術帶回舞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對我來說這都是很好的經驗。”

  習慣了舞台表演模式的曾小敏表示:“導演希望我們原汁原味地將舞台上的東西呈現出來,但面對鏡頭還是有區別的。我們習慣了在舞台上和觀眾面對面,表演時會和現場觀眾交流、互動,但在鏡頭前就不可以這樣了,很多時候導演會提醒我:沒有觀眾,不用跟觀眾交代。要我對著鏡頭對著對手。”曾小敏表示:“舞台上演戲一氣呵成。但拍電影不按順序,比如先拍一句台詞的鏡頭,沒有前沒有后的,但也要把那個情緒表達出來,各方面也要到位。”

  但是這樣的拍攝有個好處——不會留下那麼多的遺憾,“舞台上一次過沒有回頭。拍電影如果不滿意,可以不停再來,把最好的一個狀態拿出來,把最好的一剎那表演選出來。”曾小敏說。

  和《傳奇狀元倫文敘》不同,《柳毅傳書》是在電影棚內搭景拍攝,技術也更先進,對於成片效果,兩位主演信心十足。

  曾小敏表示:“一定會比上次更好,我們每天一邊拍一邊看效果。當然還沒有經過后期制作,效果還沒有完全出來。LED屏和實景的配合,看起來很自然。這部電影我們花的時間很多,而且神話戲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讓導演和演員發揮,所以會很有看頭。”

  丁凡在這部電影中的另一個身份是藝術總監,“我和導演不斷探討。之前的《傳奇狀元倫文敘》時長2小時15分鐘,在院線排片的時候受到了制約,所以《柳毅傳書》會控制在2個小時之內,不過,這台戲在舞台上演出是要3個小時的,所以要砍掉很多東西,我們隻能忍痛割愛。戲曲講究唱念做打,唱是最需要時間的,自然不能隨意砍掉,所以也很考導演。”

  “戲曲電影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沒有將戲曲的精髓保留下來,有一些戲曲電影把戲曲特有的東西比如程式、身段都扔掉了,拍成了故事片,這很可惜。而《柳毅傳書》的導演鄧原很懂戲曲,在拍電影的時候,他也特別要求保留戲曲的精髓。”丁凡如此表示。

  相關鏈接

  粵劇電影商業推廣有難度,主要目的是傳承

  去年《傳奇狀元倫文敘》公映,今年拍《柳毅傳書》,為何接二連三上馬粵劇電影項目?丁凡表示,電影是普及戲劇的很好的方法,“我們在70年代拍過粵劇電影《沙家?》,后來其他的劇種也有拍戲曲電影,但並不是很多,可能是市場的問題。但現在政府對文化非常重視,提倡多拍經典。《傳奇狀元倫文敘》的反響非常好,我們去年在多個城市上映過《傳奇狀元倫文敘》,還可以在農村市場流動放映。這種推廣很方便。”曾小敏也認為,電影是傳承經典的一種方式。“粵劇需要各種各樣宣傳的平台,電影就是很好的平台,也希望戲曲電影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歡和關注。另外,能拍戲曲電影,對演員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

  近幾年,有不少粵劇院團開拍粵劇電影,那麼,拍攝粵劇電影會否成為一種潮流?丁凡表示:“主要目的還是傳承。我們無論是做‘粵劇進校園’,還是拍粵劇電影,目的都是為了推廣粵劇,希望在大學、中學、小學都推行粵劇這一傳統文化,希望更多的人喜歡粵劇。”

  曾小敏也認為:“戲曲電影不是粵劇院首創的。只是在這個時代、在當下需要留下一些東西。至於以后會否成為一種趨勢還很難說,但一定會有一些影響。拍攝戲曲電影所需費用不少,起碼是個比較有實力的團隊,而且需要時間去打磨,需要制作團隊和演出團隊等各方面力量的聚合,很不容易,所以我們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更多精彩請看這裡

  掃描二維碼(見上圖),並點“關注”﹔或搜索“廣娛大本營”微信(微信訂閱號:gzrbgydby),並點“關注”。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