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讓生命重新開始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號,拜其連襟沈從文所賜。 1980年開始,他成為翻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中方三委員之一,另兩位委員是劉尊棋和錢偉長。“周百科”的外號也算是“名至實歸”。
↑周有光夫婦和“連襟”沈從文夫婦(左起:張允和、周有光、沈從文、張兆和)
談到當年翻譯《百科全書》的細節時,周有光稱,“我們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不過由於當時國內購買力很差,就壓縮成10本,稱為《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此后,周有光又曾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社科部分總編委。
80歲時,周有光決定讓生命重新開始。 他把80歲當作0歲,由此遞加計算年齡。92歲那年,收到一份賀卡,上面寫著:祝賀12歲的老爺爺新春快樂!至今提起,老先生還樂不可支。1989年,周有光離休,繼續在家中研究和著述。
“開闊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歷史眼光” ,這是后輩學者對周有光的評價。當世界各地出現了“漢語熱”時,一些人推斷21世紀將是漢語的世紀,周有光保持了相當的冷靜:“漢語的國際地位,應當作恰如其分的正確估計。漢語的國際性最弱,這是很多中國人不願意承認的,但是,不承認並不能改變事實。 要想改變事實,隻有改變漢語本身,提高漢語的規范化水平。”
百歲仍有新作
百歲過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歲新稿》《朝聞道集》等數部新作。
2013年,周有光曾在紀念自己華誕的座談會上通過視頻向大家問好。他在視頻中說到讀書,稱讀書要和生活發生關系,如果讀了書不能立言,就白讀了。 他還幽默地說:“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2015年,周有光迎來了110歲大壽。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與時俱進”。文化批評家解璽璋在接受採訪時稱贊周老“心態很好”。他表示,老人雖然處於高齡但卻天天上網,喜歡接觸電腦,對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
昨天是周老的112歲大壽,網友們紛紛通過微博等平台向其發送祝福,不曾想一別竟成永夜。。。
願老先生一路走好!
(新民晚報新媒體綜合整理自文匯報、人民網等 文中圖片選自網絡)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