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获悉,今后我国将加大投入,重点保护150处大遗址。其中,浙江良渚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榜上有名。
这些天,历经12年编制完成的《南宋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终于出台:总面积约15.05平方公里——涉及地块大致为东至东河、南至钱塘江、西至西湖东岸、北至环城北路,也就是说,整个杭州老城区都被纳入版图;另外,城墙范围外的南宋遗存,八卦田、郊坛下官窑窑址、贴沙河等重要水系也纳入规划范围。
2000年,浙江省及杭州市便开始为南宋皇城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申报名为“南宋皇城遗址”。国家文物局研讨会上,专家坚持认为,临安古城要整体保护。2001年7月,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上报的“皇城遗址”在这份名单中直接变成了“临安城遗址”,范围足足扩大20倍以上。
“南宋临安城遗址”是一座活着的大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就是要让南宋临安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得以保持,让杭州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长久地活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位于杭州北面的良渚,可以称得上是杭州的根。5000年前,这里曾经活跃着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史前人类社会。目前,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成并开放了良渚博物院和美丽洲公园。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二期工程也结合申遗进程开始动工。三期展示工程将会在明年动工,预计2015年完工。
那么,3年后的良渚将会以何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专家们希望向公众展示的是一片废墟,一片被完全保留最初面貌的废墟。当你踏入这片“废墟”,看着遗留的古城城墙和莫角山,仿佛瞬间穿越到了5000年前。
目前,良渚遗址的具体展示方式还没有确定,但专家透露,会以“俯视全貌+仰视遗址”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眼下人们去良渚遗址参观,汽车一路开到山顶,已经可以一览古城遗址风貌,但人们依然无法体验到遗址的宏伟雄壮。今后,将挖出通往遗址地下的道路,改为由下向上仰视,更能让人感受到遗址的雄壮。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