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时用相机或手机狂拍银幕画面引发争议--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看电影时用相机或手机狂拍银幕画面引发争议

2013年06月26日10:40    来源:海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希区柯克导演的《水性杨花》剧照

  摄屏成为一个热门词语,始于刚刚闭幕的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所谓摄屏,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用相机或手机把银幕上的画面拍下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因为影展规模空前,很多影片都是首次在亚洲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放映,这点燃了观众的摄屏热情,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反对者的理由是,这种做法既侵犯版权又影响他人;赞成者则提出,版权的边界原本就不确定,若能做到不影响他人,个人爱好也无可厚非。通过这场讨论可以看出,在电影票房不断飙升、电影市场不断扩大的今天,文明观影再度成为话题。

  影院里的“到此一游”

  最先关注到摄屏这一行为并提出质疑的,是影评人magasa。日前,他在微博中指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9部希区柯克默片成了摄屏的“重灾区”,“因其规格高及稀有性,片前讲解和现场配乐的仪式感强烈,激发了很多观众‘到此一游’的心理。第二场《水性杨花》拍摄银幕的情况更超第一场。前5分钟,四周白花花一片,伴随咔嗒咔嗒的快门声。”这条微博迅速引起众人围观评论,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微博也为此发出呼吁,希望影迷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不要拍照或摄像。还有网友发起了一个“你拍银幕我拍你”的活动,在微博上对于摄屏现象进行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摄屏现象不止存在于观众当中。本月20日,好莱坞暑期档大片《超人:钢铁之躯》在我国内地上映,各地不少影院竟然都将该片的摄屏照片发布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对此,magasa表示很不理解,认为影院作为规则的执行方,实在不该如此变相鼓励摄屏行为。

  电影院应有告知义务

  实际上,电影院内不能摄屏原本应该是常识———记者注意到,在每一张电影票背面的观影须知上都有这么一条:未经许可,场内不得摄影、摄像和录音。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国际制片人协会的规定,目的在于保护制片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而这里所说的侵权,不单单是指盗版影像,还包括将摄屏内容发布在网络等公共空间上。

  然而事实表明,在此次讨论出现之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摄屏是一种应该被禁止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和影院有关。有网友提出,在香港,电影院会在放映开始前播放公益广告,提醒观众文明观影,但在内地影院却很少有此类作法;如今,不少剧场举行演出时,工作人员都会及时阻止未经许可的拍摄行为,但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却很少对此进行干涉。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是因为很多演出方会把相关内容明确地列入演出合约,却少有电影出品方敢于这么做,因为“电影目前仍然是买方市场”。

  健康市场需文明观众

  不过,摄屏会引发公愤,并不仅仅因为侵权———原本,很多影迷摄屏也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并不牵涉到侵权问题。在magasa看来,他之所以反感摄屏,首要的原因是摄屏时的快门、亮屏和闪光灯会干扰其他观众。

  还有影迷指出,即便不打开闪光灯,举起手机或相机拍照的行为本身,也会分散周围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说,不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摄屏,其要义除了尊重制片方外,也是尊重场内的其他观众。

  就在这场大讨论过程中,有人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院,观众边看电影边嗑瓜子,然后直接把瓜子壳吐到地上;甚至还有坐在后排的小朋友会在地上撒尿,因为电影院太大,出去上厕所回来会找不到位子。如今,此类不文明现象已经在电影院基本杜绝,但电子设备成了新的不文明之源。

  值得欣慰的是,在摄屏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之后,情形正在得到改观。一个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很多之前将摄屏内容发布在微博上的网友都自觉删除了相关内容。毕竟,健康的市场需要文明的观众。(文汇)

(来源:海南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