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代的王啸平
□王安忆与父亲长城留影
作家王安忆出生在一个文学之家,母亲茹志鹃是著名作家,但对于她的父亲——剧作家王啸平,公众知之甚少。最新出版的《世纪》杂志1月号独家发表了《王安忆之父:南洋归雁的传奇》一文,刊载了由王安忆亲自整理的其父亲生前撰写的6篇回忆文字以及多张珍贵照片。昨天,王安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父亲到老都是一名“文青”。在女儿眼里,父亲“始终保有浪漫的热情,是‘五四’新青年的精神遗存,也是海外归侨通常见得的赤子之心”。
八旬老父曾打算写爱情长篇
此次发表在《世纪》杂志上的文章,是王安忆父亲最后的文字。据王安忆介绍,这些文字的由来,“与1998年母亲去世有关。虽有我们姐弟三人呵前护后,但父亲的心情依然是沉郁的。节庆日的餐聚,亲友客访,一番热闹过去,余下加倍的冷清。平淡的日常生活对于痛失的遭际,明显补偿不足,无能为力。尤其人当垂暮,无论事实上还是心理,都缺乏修复的余裕了。”
于是父亲拿起了笔。王安忆说:“写作无疑带有自赎的意味,可尝试从低沉里走出来。回忆和书写本身就有愉悦,当然,伤感是难免的。但它表示生命还在活跃激动,同时,工作会产生一定的价值感。”果然,王安忆看到父亲有所振作,甚至酝酿起长篇小说,关于数对男女的恋爱。“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要写爱情,而且是烽火中的爱情,听起来挺有趣。”可惜的是,儿女们为老父准备写作长篇的大笔记本买来了,墨水瓶注满了,蓄势待发之际,父亲溘然离世。“生命的长度确实不够重新开始了,无论你有一颗多么诚挚的心。”但王安忆说,单从这一组小文也可看出我父亲到老都是一名“文青”,“他始终保有浪漫的热情。”
珍惜父亲留下的点滴文字
王安忆在为父亲整理文稿中,非常珍惜父亲留下的每一点滴文字。“这一束小稿,因文末均没有标注时间,我只是按文中所述内容排出顺序,那一篇没有标题亦没有结尾——大约有三四行字,笔触掠过,在稿纸的格子里点下模糊的痕迹,辨不出字形,那一定是到了最后,思绪遁入渺茫,回归混沌,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光。”
在王安忆的童年记忆里,很少追问父亲的身世。“在上世纪50、60年代,这是个危险的背景,会招来麻烦。我不知自己的来历,只知道母亲家的亲戚,而父亲家族那边很模糊。”
王安忆的父亲王啸平出生于新加坡,早年在南洋即以文艺创作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那时非常向往大陆,当时大陆有知识分子去,比如作家郁达夫等,父亲会去他的住处敲门。就像现在的文艺青年会来找我们一样。但郁达夫也许一个转身就把他给忘了。”后来王啸平舍弃了温暖的大家庭,飘洋过海奔赴祖国烽火弥漫的战场,此后辗转苏北根据地、苏中解放区、华中解放区、山东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彻底阻隔了他回家的路。1957年王啸平被戴上“右派”帽子后命运多舛。
但王安忆说:“所幸的是,摘帽后他还是回到了所喜爱的导演岗位,始终在搞艺术。”
尽管因不了解留下许多遗憾,但王安忆还是十分感怀父亲那一代人的情怀,“我父亲从未怀疑过他的信念。他认定的价值只有革命和艺术。”父亲充满戏剧性的一生,自然也成了王安忆的写作素材。多年前,她以父亲的故事为背景,写下了中篇小说《伤心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