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中华文化溯源】马年说马:奔腾的梦想【3】

2014年01月28日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马年说马:奔腾的梦想

  “唐代养马业空前繁荣,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唐三彩陶马来看,马的形体尤为俊逸潇洒。”陈燮君说,由于马的重要作用,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屡见不鲜。例如,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甘肃省武威东汉雷台墓出土的青铜器“铜奔马”(马踏飞燕),等等。最负盛名的则是“昭陵六骏”。为了纪念自己的六匹战马,李世民命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立于陵前: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昭陵六骏,线条流畅,圆润生动。

  而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马莫过于汉代的汗血马。《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为了夺取大量的汗血宝马,西汉王朝曾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激烈战争。引进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马成为国家的重要财富,马强则国强,马弱则国弱。

  由此,马,也深深嵌入了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进程。白马驮经,开启了佛教在中国的千年传承;张骞出使西域,骑马穿进茫茫山峦旷野,带回“丝绸之路”的新鲜气息;茶马古道,靠着马帮走出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马上得天下,“马背上的民族”从草原一直打到了大海边……走出去,带进来,兼收并蓄。马,张扬着大国气象,塑造着中国包容、开放的文化品格。

  成功与幸福:生活的期待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说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临近马年,各种“马上”体火了起来。“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人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王娟说,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马居其首。马不仅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之一,也是古代神话中仅次于人的造物。魏晋董勋《问俗录》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神创造了马,然后才创造了人。

  “马不仅忠诚、勇敢,而且机智、善战,是战场上英雄们的依靠和支撑。”王娟说,“马到成功”,人们将战争的胜利归之于战马。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五侯宴》,描述的是“五百义儿家将,人人奋勇,个个英雄,端的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自破黄巢。”这是“马到成功”一词最早的使用。随后的元明戏剧和通俗小说中,“马到成功”一直被用来表现战争。后来,借用“马到成功”中包含的取得胜利的“迅速”和“便捷”之义,这一词汇又延伸到其他行业和领域,成为人们喜爱的一句吉祥祝词。

  王娟告诉记者,明清以后,“马上”体就已成为人们固定的表述模式。祝语中有“马上封侯”、“马上发财”、“马上如意”、“马上送子”等等。有意思的是,除了使用文字祝语,人们还创造了一种绘画表现的方式,例如,年画中常将一匹马,马旁树上的一只猴子和树上一窝蜜蜂组织在一幅图画中用以表现“马上封侯”的吉语。又比如,年画中在一匹马的上方,画上一个元宝,寓意马上发财。马因而又逐渐成为成功、财富、好运的代名词。

  “时代在发展。金戈铁马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龙马精神’不能丢。”韩可胜说。人们寄望,“马上”生活更好,国家更强,人们更期待着,与自然这位亲密伙伴和谐相处,在人与自然之间达成一种新的平衡。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上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