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特潘沃克:柴可夫斯基歌剧是俄罗斯灵魂的百科全书

伦兵

2014年03月05日08: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柴可夫斯基的歌剧是俄罗斯灵魂的百科全书

  导读: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于3月14日起亮相国家大剧院。这是一部俄罗斯经典名剧,改编自俄罗斯大文豪普希金的叙事长诗,讲述了19世纪俄罗斯贵族青年的爱情生活,折射出当时俄罗斯社会的贵族生活。这也是著名导演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第六次执导《叶甫盖尼·奥涅金》。

  2月2日,新版《叶甫盖尼·奥涅金》在马林斯基剧院成功首演。不久前,导演斯特潘沃克来华指导中国组歌唱家排练此剧。排练间隙,他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他说:“在这部作品中,我引入了现代导演的视角。我不仅代表一位现代舞台导演,更代表一个现代人。我希望年轻一代可以在我的这部作品中重新发现自我。”

  时代变迁人性依然如故

  怎样让现代观众看懂普希金时代的贵族生活,是斯特潘沃克在这一版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他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面临一个双重局面: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礼节、语言、行为都在改变,但另一方面,人性依然如故。我既想用纯正的俄语来展现普希金时代人们的举止行为与当今的不同,又不想将这部作品变成那种‘历史入门’的东西。它要在心理上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里面的人物——从最初的奥涅金到最后的查列茨基以及连长,都应该是有血有肉的。”

  斯特潘沃克说:“柴可夫斯基对原著的剧情进行过一些调整,比如他让塔吉亚娜和连斯基成为中心人物。之前也有人指出柴可夫斯基对奥涅金这个人物缺乏兴趣。在一些场景中,奥涅金的性格仅仅是塔吉亚娜命运转变的动力来源。这种说法在有的场景中是成立的,但也不尽然。奥涅金的内心世界在这部歌剧中得到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柴可夫斯基的阐释完全抛弃了讽刺手法。他剧中的主人公也和普希金笔下的大有不同,但我认为这才是真实的塔吉亚娜和连斯基,真实的奥尔迦和奥涅金。”

  谈到这部歌剧的难点,斯特潘沃克表示,是创造易懂的语言以及让演员们进行生动演绎,“让他们在演唱中兼顾普希金的诗意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的确很难。现在人们说话和走路的方式都与从前大不同,心态更没有可比性。因此,导演的任务就不仅仅是有节奏地展示戏剧的组织结构这么简单。我希望所有的东西都以最自然的形态呈现。除了《奥涅金》中的主要矛盾,对我来讲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的就是西方和俄国的矛盾。如果你看过小说的前几章,就知道里面充斥着各种英国和法国的词汇。俄罗斯的主题是通过塔吉亚娜和村庄显现的,也许我们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塔吉亚娜和奥涅金代表了世界的两极。”

  苹果代表爱情和时间

  在这版《奥涅金》的舞台上,苹果起了重大的作用。大幕一开,满台苹果,而随着喜剧的推进,苹果逐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个。斯特潘沃克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很幸运,能够与杰出的设计师们进行合作。他们通过设计从视觉上再现了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那极为复杂并且具有内在冲突的世界。用什么样的舞美来表现普希金诗中传达的精神?我们在讨论时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苹果可以很好地表达我们的创作理念,无论是从人物的心理还是从历史、文化、人文的角度,都是这样。在俄罗斯,苹果有一种救赎的意味。同时,苹果还象征着爱情。亚当和夏娃的爱情就是通过吃了一个苹果表现的。苹果还表现年轻朝气,表现生命的过程。苹果的逐渐减少表现了时光的流逝,随着生命的流逝朝气也渐渐消失。”

  在这版《奥涅金》中,每一场的开幕都如同油画“画框”般地启幕,也是斯特潘沃克刻意为之的。他告诉记者:“《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在俄罗斯文学史、艺术史和音乐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希望能够给观众以敬仰的态度来表达这一文学名著的品质,而俄罗斯的绘画在世界上也非常著名,代表着俄罗斯文化的博大精深。将绘画与歌剧艺术相结合,能够表达出这部歌剧作品的地位。同时,普希金描述的故事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也确实与俄罗斯绘画的风格一致。”

  《奥涅金》是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说到自己对《奥涅金》的理解,斯特潘沃克表示:“对我个人来说,柴可夫斯基自然离我更近,因为他从情感上对我有更大的影响。如果普希金的《奥涅金》是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那么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就是俄罗斯灵魂的百科全书。从柴可夫斯基的塔吉亚娜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女性只有一步之遥。她对奥涅金的爱情是一种黑暗的热情。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将柴可夫斯基音乐当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讽刺的语言结合起来,这和普希金的原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一些部分,这样的结合是成功的,不过我们最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检验。我尽力确保这部作品吻合普希金笔下人物所处的时代,就算是拉丽娜和保姆这样的次要角色也是这样。拉丽娜只有38岁,按照现在的标准她应该算是位年轻女性,不过在当时她应该算得上是中年了。格列敏公爵不足40岁,他这个年龄的男性应该刚刚从1812年的拿破仑战争中回归家园,从而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将军。”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罗斯贵族生活风情画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谱曲的三幕歌剧。俄语剧本由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1830年发表的同名长篇诗文小说改编而成。该剧1879年首演于莫斯科小剧院。《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抒情歌剧的典型作品,用词用字十分贴近普希金的原著,保留了不少普希金的原诗,还有柴可夫斯基添加的音乐和戏剧元素。

  该剧描写圣彼得堡的贵族青年奥涅金,曾经过着奢靡的生活,后来受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诗歌的影响,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进行农事改革。然而,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是无所事事,极度苦闷和彷徨。在乡下的庄园,他和连斯基及其未婚妻奥尔迦成为好友。奥尔迦的姐姐塔吉亚娜纯朴、多情,她热烈地爱上了奥涅金,并勇敢地写信向他倾诉自己的爱情,却遭到奥涅金的拒绝。在经历重重波折之后,二人再次相遇,当年他拒绝她的爱,再遇才知真情谁属,然而一切已物是人非……

  柴可夫斯基为《叶甫盖尼·奥涅金》设计了大量的抒情唱段,其中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你飘向哪里》、塔吉亚娜的书信咏叹调《让我死去》、《舞会圆舞曲》和奥涅金与塔基亚娜最后的二重唱都非常出名,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和戏剧场景。

(责编:徐高鹏(实习生)、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