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前夕,为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记者顶着炎炎烈日,走访了多个“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场地。“难哪!招个徒弟咋就这么难?”,这是“非遗”传承人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一提及传承,40岁的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人胡庆学就愁眉不展。“这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满足不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我现在还没收到一个徒弟。” 几年来,他们先后收了两批学生。但短短的时间里,徒弟们就把师父给“炒”了。为了应对一些演出活动,智化寺邀请一批社会志愿者和音乐学院的学生过来学习,以达到短期内大规模的舞台效果,但也是演完就走了。“当年,师父给了我四句勉言:深入其乐,吹出真音,只争朝夕,延音不止。” 胡庆学说,“真希望能有年轻人能真正潜心学习,使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下去!”
对于传承,87岁风筝大师费保龄也遇到类似的难题:“总说徒弟找师傅难,但‘非遗’传承,师父招徒弟更难!做风筝挣不了什么钱,没几个人愿意学。”几十年来,费保龄蜗居在北京南城法华寺街一处低矮的平房里,他曾在人民银行工作,但为了更好地传承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他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如果我当年不离开银行,早就住大房子了。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啊!”费保龄说。
“非遗”传承人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符号,他们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已经走进历史的尘封中,但是只要有“活”的传承人存在,传统的优秀文化就会永存。正如风筝大师费保龄宽慰记者时说的一句话:“不要担心风筝技艺会失传,只要是热爱风筝的人,我就愿意教,真善美的东西,总会有执着的人坚持,风筝就是这样。”
听着“非遗”传承人的述说,记者又感动又着急,感动的是传承人的执着坚守,着急的是“非遗”传承难以为续。作为一名有良知有责任的媒体人,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记录下传承人坚守技艺的感人点滴,唤起大众对“非遗”的重视。作为主流媒体,人民网应肩负起传播“非遗”的重任,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坚持不懈地报道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的大地上发扬光大,在世界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