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电影海报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陈苑)由80后知名女作家九夜茴小说改编的同名《匆匆那年》电影近日杀青,推出首款“毕业照”预告片。主演彭于晏、倪妮、魏晨、郑凯等身着校服拍摄毕业照,还原了原著中主人公们高三拍摄毕业照时的场景。《匆匆那年》曾是当年最畅销的青春文学,被誉为“80后青春圣经”,作品通过平淡而真实的文字,以方茴和陈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80后的情感与生活历程。预告片推出后,不少网友感动留言,“打开预告片,听到音乐,我眼泪竟然就流了下来。”
张一白:展现正值而立之年的80后青春和爱情
据新华娱乐报道,该片导演张一白早在2011年便买下了《匆匆那年》的电影版权,但对于自己钟爱的这本小说,却迟迟“下不了手”。“60后有《中国合伙人》,70后有《致青春》,90后有《小时代》,但还没有一部电影,集中地展现正值而立之年的80后青春和爱情”,张一白坦言此番将镜头对准80后的青春,除了因为对那个年代怀有特殊情愫,想要用电影为80后补上这段记忆,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匆匆那年》这本小说的喜爱。为了再现小说中横跨十五年四季交替的情境,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年代,整个电影拍摄跨越半年时间,历经冬拍夏拍。
倪妮:白驹过隙 想说“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为配合电影宣传,张一白、九夜茴及倪妮等近期都纷纷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当年的毕业照。张一白感慨“匆匆那年我也曾是翩翩一少年”,九夜茴写道“2011届,那时在北京,现在还在北京,只是那年时光,无法再见。”倪妮则套用了原著中一句经典台词,写道:“毕业七年了,那时在故乡南京,现在正在上海拍戏。白驹过隙,想说‘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黄磊:曾经细读原著 本想担任电视剧版导演
黄磊曾主动为九夜茴小说《初恋爱》写序,他透露,自己细读过《匆匆那年》一书,“本来我是要担任《匆匆那年》电视剧导演的,所以当初读时很细心。那时就发现,一个80后的作家与我这个70后的人并无代沟,几乎他们经历的一切我都同样经历过,只是我们手中的北冰洋变成了他们的冰红茶。从喜欢一本书到欣赏一个作者是很自然的,接触到这个80后女孩,就更加觉得她是一个聪慧、感性并且认真的人,她有着独特的细腻,许多不为我们所感受的瞬间她都能发觉。”
网友:满眼满心 都是青春呼啸而过的影子
《匆匆那年》电影预告片推出后,不少粉丝感动留言,回忆起当年阅读小说时的感触:“这故事奇特就奇特在太真实,每个人的代入感都太强了,不是那种写出来的悲欢离合和狗血桥段。看到结尾我终于没有特别的恨哪一个人或者爱哪一个人,因为满眼满心,都是青春呼啸而过的影子。”也有人看到预告片后,感慨:“还记得几年前看这本书的时候,当时年龄太小,不太懂他们的爱情。第二次看,真的和第一次感觉很不一样,让我更加的感动。现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主演们又是我最喜欢的,心情实在是太激动!打开预告片,听到音乐,我眼泪竟然就流了下来。”
小说简介:被誉为“80后的青春圣经”
《匆匆那年》通过诙谐的文字,以方茴和陈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80后的情感与生活历程。方茴过去的回忆让人仿佛再次回到了90年代末的北京,在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叙述中有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有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探讨警示,有建国五十年大庆、迎接新世纪、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事件,有大学时代的颓废迷茫,有工作以后的艰难奋斗,有婚姻生活的现状等等,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真实记录了80后的成长轨迹和他们富有时代感的印记。《匆匆那年》一经出版立刻成为当年图书市场的奇迹,成为当年最畅销的青春文学,“匆匆那年”也成为80后共同记忆的代名词,更被誉为“80后的青春圣经”。许多网友坦言,“没有读过《匆匆那年》的青春是不完整的,无匆匆,不青春!”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