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雷雨》遭笑场引热议 杨立新:这是艺术修养缺失

2014年07月28日08:03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2014年7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杨立新连发5条微博,对经典话剧《雷雨》遭遇观众笑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无奈,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文化事件。观者分站两垒,一方认为是北京人艺60年不变的僵化表演使然,另一方则对青年人的文化缺失表示遗憾。

  在人艺这版《雷雨》之前,我曾看过其他两个版本,一个改编成了惊悚暴力武打版,一个成了没头没尾不知所云的串串烧。对于从记事起就看过《雷雨》的人,这两个严重走样的版本令人难以接受。人艺推出公益场的演出,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走近话剧,推广普及这门被许多人称为小众的艺术,但从这次事件来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人因此抨击北京人艺一成不变的表演方式,认为就该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大胆创新,之前提到的那两个版本的《雷雨》倒是做了创新,可这种创新只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不好,甚至是糟糕的,不能说我们现在到了《变形金刚》《阿凡达》的时代,就也一定要有炫酷版的《雷雨》才算同步。

  在这次事件中最受诟病的周萍饰演者王斑的表演,恰恰是我觉得最精彩的。在我几十年间看过的多个《雷雨》版本中,周萍一直是一个形象比较正的懦弱大少爷,性格单一。在这版《雷雨》中,王斑恰恰演出了他的猥琐——在父亲面前的恐惧,在继母面前的逃避,在四风那里想要像个男人一样的爱,在鲁大海面前的胆怯。这些丰富的人物内心层次都被王斑淋漓尽致地表演了出来,真正演活了“又尸又不老实”的周萍的种种神韵,也就是说,其实《雷雨》并非众口一词中的几十年一成不变,演员们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接近和完善人物。

  杨立新在微博中明确表示,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艺术究竟应不应该有门槛?我认为太应该有了。在日内瓦有家只有200个座位的单厅影院,只放艺术电影,门口售票处是一位女士一位先生,均身着礼服,像参加Party一样正式,来的观众也都仪容考究,在欧洲,像这样的艺术电影院还有许多,有些甚至只放映默片,不管世界怎样进步变化,这些有年代的艺术作品仍被珍藏、保留、传承,放给那些想了解经典的人看。2012年法国电影《艺术家》用黑白默片的形式向经典致敬,在众多用现代手段包装的极炫酷的电影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金球奖,证明过时的并非都是不好的,真正的艺术生命力是永恒的。如果说《雷雨》老套了、陈旧了、死板了,那450年前莎士比亚的那些悲剧又怎么讲呢?说到底,还是观众艺术修养的缺失,艺术家就该有这样不妥协的傲骨,就该懂得拒绝,任何艺术的存在都只是相对于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艺术的大门就该对懂得艺术、愿意尊重艺术的人敞开,而非是客都迎。

  艺术的普及和艺术公德心的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北京人艺正是身体力行放下身段的推广者,而这样真正做实事儿的剧院却在这起公共文化事件中遭到如此诟病,这才是真正让人心寒的事。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