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广陵王玺金印(东汉)
●文物介绍:目前唯一发现的汉朝刘姓王族的玺印,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金光灿灿,重122.87克。印面长2.375厘米、宽2.372厘米;龟钮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优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布局疏密有致,行笔流畅、直中有曲。
●文物故事:此印来历颇为曲折,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博物院对扬州附近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文物铭文初步推定为东汉广陵王刘荆的墓葬。第二年,墓葬清理出的废弃土被用于铺路,当地女农在扒土时在扒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看上去黄亮亮的东西,随手装入了口袋,收工回家清洗后发现是一枚印章。其丈夫曾在考古队中做过民工,凭经验他感觉这东西不同寻常,后来夫妇俩特地赶到南京博物院请专家鉴定。在给予当时看来不菲的四百元奖励后,夫妇二人将广陵王玺金印愉快地捐给了国家。
另外这个金印的出现,解决了历史上的一个文物难题。1784年日本福冈县志贺岛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顿时轰动全日本。根据《后汉书》的相关记载,这枚金印确系中国汉光武帝所赐,但是在此后百余年间因为没有其他考古学上的证据可以证明该金印是中国制造。而“广陵王玺”金印的出土彻底结束了相关争论,完全肯定了“汉委奴国王”印的真实性及《后汉书》相关记载的准确性。由于“广陵王玺”金印的出土,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也得以“验明正身”,日本近年来还特地为“汉委奴国王”金印建造了金印博物馆和金印公园。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