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8日讯 (记者 徐亚丽)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司长赵晖28日上午透露,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要避免破坏性的改造。他表示,未来应该从两个方面探索传统民居的灵活保护和利用。
赵晖认为,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一方面要探索增加民居的生活功能,另一方面则要在不能影响村民生活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灵活改造。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目前有些地方传统民居的功能比较落后。村民要改善生活而对其进行拆迁和扩建成为了传统民居保护的一大难点。赵晖表示,下一步应组织专家把传统民居分成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在保持民居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生活功能和防灾功能,如防火、抗震等。同时,出于整体保护的考虑,对一些确实过小的民居,有关部门应将尝试在获得村民支持的前提下在村外协调新的宅基地用于农民建房。
其次,在传统民居的利用上,未必要将所有民居都改造成商业设施。每一个村落要编制保护规划来把控传统民居的改造工作,如控制商业开发的面积和规模,禁止把村民生活的街区改造成商业街、博物馆式的开发行为。赵晖表示,这个规划必须要经过专家现场检查和有关部门的审查。符合这些条件后,中央财政才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在传统民居改造过程中也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在此基础上,相关规划、技术人员以及地方干部下功夫、动脑筋,探索既有保护又让村民富起来的技术方法和发展模式。例如,浙江有的村落把一些原来废旧的农业设施开辟为休闲娱乐场所。比如把闲置的牛棚改造成咖啡馆,把破旧的窑洞改造成时尚的餐饮馆或工艺品、艺术家设计品的销售店等。这样改造既不对村民的生活造成冲击,同时又有利于旅游和收入的增加。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