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对话:“文学与人生”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陈苑)“法国作家除了传达给我们法国的人文、历史、自然等一些可触摸的、感觉的东西之外,更重要的是传达给我们一种法国的精神,法国人那种自由、浪漫的精神。法国人热爱自由、追求自由,这样一种千百年来的努力,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形象化的表现。”今天上午9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与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两位大师在山东大学进行对话,畅谈“文学与人生”,在谈及法国文学时,莫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夸张的说,我们是喝着法国的乳汁长大的,非常夸张,但是说我们是看着法国的作品长大的,这个不为过。”莫言认为,法国“新小说”对8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小说有非常大的启示,“新小说”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不同于巴尔扎克时代的作家主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阿兰·罗布·格里耶、克洛德·西蒙等“新小说派”的作家更注重解决小说的写法,“怎么样写小说,变成了非常鲜明的探索性的标志”。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说到,我们过去理解要写什么的问题,现在我们也应该考虑怎样写的问题。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过去我们只注意到酒瓶的酒,五粮液、二锅头、茅台,一般不注意酒瓶,现在我们应该注意一下酒瓶子。我们应该看到各种各样的酒对应的瓶子,瓶子本身也具有艺术性。即使同一种类型的酒,如果装到不同的瓶子里面,这个酒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对酒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莫言说。
“法国小说作家是在全世界对于小说艺术研究最为深刻,实践最为充分的一个伟大主体”,面对今天在座的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勒·克莱齐奥,莫言认为,“他走了一条与全世界小说家完全不同的实践道路,我想大家可以从他的书里感受到。因为书里有他的个人的体验,而个人独特的体检决定了这个小说作家的文学风貌,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对话中,莫言还回忆起自己1998年第一次到法国的难忘经历。在临去巴黎之前,莫言对法国的想象几乎全部来源于自己很早之前阅读过的与法国相关的小说,从这些作品中,他对法国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尤其对法国人,有了很多非常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到巴黎以后,感觉这个地方很熟悉。因为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法国作家笔下的介绍。比如说到了巴黎圣母院,我们可以想到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我还登上了钟楼,寻找当年敲钟人的痕迹。”莫言说。
【人物名片】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勒·克莱齐奥(法语: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克莱齐奥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勒·克莱齐奥出生于1940年4月,法国著名文学家,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勒·克莱齐奥随着其第一篇小说《诉讼笔录》(1963年)的出版而一举成名,直到1970年前后,其作品仍带有“新小说”的痕迹,基本以探索人性疯狂为主题,之后,受其家族起源、自己游历及对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喜爱,作品开始以寓言、幻想为主题(《沙漠》《寻金者》),题材涉及儿时回忆、自传及家族历史等(《非洲人》)。近年来,他写作出版了四十多部著作,包括小说、随笔等。其代表作品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