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男子收藏上万件近代民俗物自办民俗博物馆

2014年12月18日09:13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男子收藏上万件近代民俗物自办民俗博物馆

  原标题:男子收藏上万件近代民俗物自办民俗博物馆

  肇东市昌五镇有一个"民俗博物馆",那里收藏着成千上万件近代民俗物品,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大到桌椅板凳、生产工具。它们的主人就是被人称作"收藏狂"的马金来。

  这就是马金来的东北民俗博物馆,一进屋,就仿佛穿越了时光。木质的纺线车、草鞋、马灯、烟笸(pǒ)箩、犁杖、炕桌、官斗,这些丰富的民俗文物,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东北人生存、繁衍、创造、审美的发展历程。

  肇东市昌五镇居民马金来:“你看这个灯,这就是过去生活的象征,加上煤油,这个罩子能拿下来,点着以后把罩子往上一安,就在这底下看个书了,干个针线活了。这是最老的煤油灯,满屋都能亮,但得凑近了看,我小时候就在这个灯下学习读书啊,非常好。这就是大马蹄灯,就是生产队晚上喂马的,打更的,晚上拎着喂喂马,马不得夜草不肥嘛,这个就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了,这是非常高档人家的,有钱人家。这种就是咱们农村普通老百姓家用的,没有罩直接捻点着了,冒一屋黑烟。”

  在众多的老物件中,马金来最倾心的,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工具,这个手工工具在黑龙江省可能只有这一套了。

  肇东市昌五镇居民马金来:“老年人知道,这个是勒树秆皮子的,这三件套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买一车树秆,回来编一个炕席,就可以养家糊口,咱们过去的炕席就是使它编的,非常珍贵,非常有纪念意义。”

  今年48岁的马金来从小在农家院里长大,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金来去河北,看到当地有一位村民,在自家院儿里建起了一座民俗博物馆,想到自己身边的老物件也不少,就萌生了收藏的念头。

  肇东市昌五镇居民马金来:“必须把它留住给咱们后人看,过去的人你们的爷爷奶奶几辈子人,在吃住用具各方面用的是什么,让他们有个体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