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家诺冬 堪称"来自比利时的法国奇迹"

2016年06月21日14:06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来自比利时的法国奇迹

阿梅丽·诺冬

比利时法语小说家。1966年7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的埃特尔贝克,目前是法国最畅销的文学作家之一,至今已出版20余部小说,每部都高居各大文学畅销榜之首,创下法国出版界的奇迹。她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法国书商奖、阿兰·富尼埃奖等文学奖。创作有《杀手保健》、《爱情破坏》、《午后四点》、《刺客》等作品。

她生于比利时,长于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成名于法国——阿梅丽·诺冬可以说是现今法国最为畅销的文学作家之一。

在法国出版界,诺冬堪称一个奇迹。自1992年出版自己的首部作品《杀手保健》以来,诺冬几乎每年秋初就会出版一部小说,部部都高居各大文学畅销榜之首,每部开印都是六位数——法国小说平均印数为四千至五千册,而由她创作的《蓝胡子》,首印就是20万册。因为父亲是比利时外交官,穿梭于多国的出生、成长和生活经历给诺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也让她将自己看作是一位“无国界”作家。在诺冬看来,自己走上写作之路,归功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她在法国文坛,登上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2015年7月8日,凭借自己在文坛的杰出声誉,诺冬被授予非世袭女男爵爵位。

被比利时人

当作“外国人”

“死里逃生者知道人们永远都不会理解他们。我的情况更是如此:我从某些太美、太伟大的东西里面逃了出来。我想让人们知道那种崇高的美,但我已经知道我无法跟他们说清楚。”

——《闻所未闻》

阿梅丽·诺冬是法比耶娜·克莱尔·诺冬的女儿,1966年7月9日出生在比利时的埃特尔贝克,她的父亲是比利时外交官帕特里·诺冬。此外,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名叫茱莉亚·诺冬的姐姐。

显然,诺冬并不像她自己介绍的那样,出生在日本,事实上,她直到两岁那年,才跟随父母一同前往日本,并在那里生活到五岁。随后她又先后前往过中国、美国纽约、孟加拉国、缅甸、英国(考文垂)和老挝。

诺冬出生的家族是一个杰出的比利时政治家族,她是比利时前外交大臣查尔斯·斐迪南·诺冬的外孙女,也是作家兼政治家比埃尔·诺冬的曾孙女,同时,茱莉亚·诺冬也是一位作家。

在日本期间,诺冬在当地的学校学习日语。五岁时,诺冬随全家一起搬到了中国,“离开日本对我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分离”,诺冬后来在出版的《新爱美丽闯东瀛》一书中如此说道。

一直到17岁,诺冬才终于结束了自己跟随父亲在各国游荡的生活,进入了布鲁塞尔大学研究文献学。不过,这个时候的诺冬已经被比利时人当作了一个“外国人”——虽然她的国籍一直是比利时。后来,因为家庭关系紧张的原因,在完成学业以后,诺冬返回日本,进入东京的一家日本公司工作。不过,她这一阶段经历的真实性经常会受到质疑。这可能是因为多年以后,诺冬把这段经历统统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之中,她说:“这绝对是真的,相信我,我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想出这样的故事。”

《管子的玄思》讲述了她在日本的童年生活,而《新爱美丽闯东瀛》讲述了在日本出生的比利时少女爱美丽,在长大以后一心重返出生地,不远万里来到日本,进入当地的公司,却难以适应日本企业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最终由翻译员沦为洗厕所阿婶的异国他乡生活。这些故事显然和诺冬本人的经历极为相似——诺冬小时候就曾经以为自己是日本人,而在大学毕业以后,诺冬先后几次回到日本。

自称是个完全“书写癖”

“信件的交换就像是分裂生殖:我寄给您一点点生命粒子,您一阅读,它就翻倍了;而您一回信,它就增加了三倍,像滚雪球一样。由于您,我虚无的生命当中有了一点肉汤培养基(适宜的环境),我浸泡在与人分享的文字之中。” ——《某种活法》

不过,因为不能习惯日本企业的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一年后,阿梅丽·诺冬不得不匆匆回国。

回国以后,诺冬很快投入到写作之中。“我是‘书写癖’,绝对而完全的‘书写癖’,如果面前没有纸、蓝墨水和我的华特曼钢笔,我就会感到十分空虚。”在自己创作第一部小说《杀手保健》时,诺冬这样形容自己。

据诺冬自己所说,她其实从17岁时就已经开始创作小说,不过直到25岁,她才出版了自己的首部小说。这部小说,就是诺冬的处女作《杀手保健》——当然,这个名字也许会引起读者的误解,事实上,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变态杀人者的心理和养生方法,或者说杀人者关于杀人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荒谬理论。创作这部小说诺冬一共只花了120个小时,不过它的出版却有一点波折。在小说《闻所未闻》中,诺冬就提到了自己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各种忧心。

完成了《杀手保健》的创作之后,诺冬把手稿投给了著名的加利玛出版社,不过,显然对方对这个内容的稿件根本不感兴趣,以“我不喜欢开玩笑”拒绝了这份稿件。诺冬不得不又把这份手稿投给了她自以为的“小出版社”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好在这次顺利得多,老板直接拍板出版,还一口气跟她签了6本书的合同——幸好她在此之前已经创作了10多部书稿。

《杀手保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1993年,诺冬出版了《爱情与破坏》,依然是巨大的成功。诺冬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她对成功的喜爱:“成功真令人愉快!”

“只有眉毛

看起来像自己”

“世界上没有失败的爱情,能够感受到爱情,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胜利。”——《冬之旅》

成名以后,阿梅丽·诺冬习惯于用一个下檐儿宽大的尖顶或者平顶黑色礼帽来作为自己的标签,而每当她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时,“我不戴帽子”。“不幸的是,在巴黎,即使没有这顶帽子,他们依然有可能认出我”,诺冬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我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说,‘哦,你看起来像诺冬。’但就在我快往袋子里放完东西的时候,她又说,‘再仔细看看,其实你只有眉毛像诺冬。’这让我知道,我只有眉毛长得看起来像我自己。”

如同诺冬创作的小说一般,诺冬的人生充满了迁移。5岁以前,她生活在日本的一个风景区,受到日本保姆的照料,“这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个神。”接下来的两年,她跟着父亲来到了北京,住进了三里屯使馆区。然后8岁的比利时女孩又进入了纽约的公立中学——在夏令营时,她跟哥哥姐姐被人认为是保加利亚人。长大后,她又不停地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之前穿梭——因为父亲的缘故,之前她还要去罗马。

在某次访谈中,诺冬说,一直到现在,无家可归的感觉始终伴随着她。一年中的部分时间,诺冬居住在巴黎,剩下的时间,她住在布鲁塞尔。乘坐火车往返于这两座城市只需要80分钟,然而,“这就像是战争与和平一样泾渭分明,巴黎充斥着香槟,布鲁塞尔却始终沉默。在布鲁塞尔,我说我是一个作家,人们会来拜访我,‘哦,这棒极了’。在巴黎,人们只会去……”对于这个问题,诺冬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继续,“我常常会想,如果我出生在比利时,生活在比利时,我还会不会成为一个作家?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价值亿万美元。”

把选择的权利留给自己

“很久以后,我意识到在西方世界,‘怀旧’是被人轻视的,它是一种有毒的、厚古薄今的价值观。我得到了这样残酷的诊断,却并没有被治愈,我依然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怀旧的人。”

——阿梅丽·诺冬

每年夏末秋初,是法国葡萄成熟的季节,也是阿梅丽·诺冬雷打不动的新作上市时间——甚至有人将葡萄成熟和诺冬新作上市合称为这一时节法国的两件大事。

对于法国出版界,阿梅丽·诺冬似乎是个奇迹,因为经由她创作出版的小说,部部畅销,她本人也被誉为天才小说家,更被她的出版商看作是摇钱树。据说诺冬但凡出现在公共场合,必须动用安保,和影视大腕儿、超级名模的规格一般。

有人曾向诺冬询问部部畅销的秘笈,才知晓“天才”背后的努力和挑剔——在某次采访中,诺冬透露:“我的抽屉里躺着75部手稿,出版面世的却只有21部。”事实上,诺冬每天凌晨四点就会起来写作,每天要坚持创作四个小时。她总是写完好几部作品,才从其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那部寄给出版社。而那些被她挑剩下的稿子,诺冬将它们装入鞋盒,藏在比利时的家中。她甚至还在上面附了一份遗嘱:“任何人都不准看、不准碰、不准销毁”。诺冬坚持将选择书稿的权利留给她自己而不是编辑,正如她说的那样:“我相信(如果把它们)全都拿出来,这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综合编译

(责编:欧兴荣、陈苑)

推荐阅读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