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杜甫诗歌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上下广为流传。而今,韩国诗人的代表诗作将被翻译成中文,在成都的老牌纯文学读物《青年作家》上与大家见面。6月30日,中韩作家会议韩方召集人、著名文学评论家洪廷善,韩国诗刊《现代诗》主编、韩国诗人协会副会长朴柱泽一行来到诗圣杜甫两度客居过的成都,与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著名诗人梁平,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凯等人友好会谈,双方商议将在《青年作家》上陆续推出10位韩国青年诗人百首代表诗作。
双方畅谈搭建中韩两国诗人交流平台的话题。应梁平之邀,洪廷善在出发之前,已组织3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组成评审团,筛选、推荐了10名45岁以下的韩国青年作家,从他们每个人的诗集中分别挑选了10首精品力作。这100首代表韩国青年诗坛水平的诗歌将被翻译成中文,与中国诗友切磋。梁平称,这次是韩国诗人主动找上门来,“他们之前看过我们的《青年作家》,很是喜欢,而且成都又是中国诗歌重镇,于是希望和我们合作。”
在梁平的印象中,此前国内诗刊杂志对韩国青年诗人的介绍几乎为零,大家对韩国诗坛发展现状、韩国诗人的创作状态不甚了解。他期待《青年作家》《草堂》两本诗刊都可以成为中韩诗人交流的窗口,待韩国诗歌翻译成中文之后在《青年作家》上陆续推出。提及创刊只有一个多月的《草堂》,他的自豪溢于言表:“《草堂》被业界称为‘三高’诗刊,颜值高、品质高、稿费高。如果可以把四川诗人及作品介绍给韩国民众,我们愿意支付业界最高的翻译费用,让‘三高’变成‘四高’。”
提及《草堂》诗刊,洪廷善爱不释手。早在1481年,韩国将杜甫诗歌翻译成韩文,叫做《杜诗谚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如果再把韩文版的《杜诗谚解》翻译成中文,与诗圣一千多年前写下的杜诗有何差异?两国诗人将共同研究这个有趣的课题。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凯介绍,从古至今,诗歌作为成都的一个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期待中韩双方将在文学方面加强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作品上的切磋,还有情感上的交流,未来要组织几次落地活动,采风、笔会等多种形式,让两国诗人的往来更为密切。”
(记者杨帆 曾洁 实习生 荣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