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國進民退"之爭實非國家之福【3】--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改革放言錄》精彩觀點(四)

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國進民退"之爭實非國家之福【3】

2013年04月16日10:32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全球化

一、中國龍會不會變成一條火龍?

9月21日,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作了《中國往何處去?——從正式成員到承擔責任》的演講。這是他回應鄭必堅先生《中國的和平崛起》所作的一次友善演講。他說,在經濟全球化中,中國如“巨龍出水,融入世界”。然而“很多人擔心中國這條龍變成火龍,人們對中國存在強烈的擔心”。

誠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確有很大的發展。這種發展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我國入世之前的5年,中國的外貿是以年均11%的速度發展,入世之后,每年都以28%的速度進步。中國得到益處,同時也使全球受益。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應以中國威脅論視之,反而應以中國貢獻論來對待。

為何?因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而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互利經濟。當然,在市場經濟中,各國之間也有矛盾,也有摩擦,所以各國之間就必然有談判,各方面也會有妥協,國際上就要有仲裁。不久前,中歐、中美達成的紡織品協議就是很好的案例。如果我國還是那種閉關自守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的國家,那麼,對世界各國來說,就沒有中國這樣一個巨大市場。現在美國、歐盟、日本都在中國的市場中有其利益,我國也在世界各地有利益,各方都想擴大其利益,除去戰爭狂人,絕無蠢人要限制、毀掉此利益。總之,在經濟全球化關系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我國將會陸續地承接發達國家工業OEM(貼牌生產)及承擔流程再造轉換的角色,使對方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並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也會起到抑制世界通貨膨脹的積極作用。

鄭必堅先生說的“走新興大國從未走過的道路”。我理解,隻要我國的經濟是以市場定位為導向的經濟,就必然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國經濟的起步、發展,既然取決於世界的和平,中國經濟的成熟、飛躍也不應該離開和平之路。那種靠掠奪、殖民、暴力的戰爭之路早已過時,是和當今世界經濟的市場化、全球化、互利共贏的價值取向絕不相容的。是把13億人口的中國變成世界最大的市場,還是變為世界最大的戰場?何種選擇中國最得利呢?中國若變為火龍,將首先燒掉自己。

(責編:值班編輯、黃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