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明星眼裡的戛納
章子怡是本屆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評委之一,而她也以非常感性的文字寫下“戛納手記”,向我們展現了,在位於電影節核心地帶的耀眼的明星心中,戛納是他們的榮譽、是他們的戰場、是他們心中永不落幕的電影節。想來,無論是對於已經坐上評委席的章子怡,還是每次都女王氣場出席的范冰冰,都是這樣。
章子怡寫道:“回頭的一剎那,仿佛還能看見自己每天踏著正午的陽光,迅疾地掠過人群,一路奔跑直達影廳,然后坐下,剛剛調勻呼吸,便隨著黑暗突然墜入另一時空。”“掌聲中,我輕輕從肩上卸下本屆評委的榮耀和職責,細細地將它擦拭干淨,和從前所有戛納的日子一起,成為永遠的私人珍藏。”
光影之旅Tips
本報記者趕赴戛納採訪電影節,積累了不少在戛納闖蕩的實戰經驗,在此可與讀者分享。記者採訪無比辛苦,行程緊密,在那個迷人的海濱城市,更多感受到的是交稿的壓力,但是讀者就不同了,落地之后,等待你們的將是一場輕鬆愜意,充滿刺激、驚喜和海鮮的光影之旅。
住宿:可以住在戛納城區或郊區,不過電影節期間,城區的酒店吃緊,大概三四百歐元一晚。首先可以選擇租住城區、民間的公寓,相對便宜,還可以去超市買食材自己做飯。
而如果考慮降低住宿成本,可以選擇附近的小鎮,坐火車10分鐘就可以到,在戛納沿海的東邊和西邊有很多這樣的郊區,大概60到70歐元一晚。
交通:不過要注意,連接城區和郊區的火車晚上10點以后就沒有了,而且有時不很靠譜,如果有什麼特殊情況,很可能會停發,這樣住在郊區的游人就很慘,因為如果打的的話,超貴:10公裡30歐元左右,而如果有拖箱等行李,還要給5歐元的行李費。
餐飲:最愜意的方法就是自己帶著海鮮熟食和啤酒,去海灘享受陽光和藍天(不過今年戛納電影節有好幾天都在下雨,真的不太好彩,相信不會每年都這樣)。
此外,其實可以去戛納附近的城市尼斯(就是影帝劉燁的法國老婆的老家哦),那裡距離戛納1小時左右車程,那裡的海鮮相對便宜,環境也好,一個人花30多歐元可以吃到飽。
必須一提的是,如果你愛喝紅酒的話,在戛納,有些紅酒比飲料更便宜!
明星!明星!隻可遠觀而不可合影焉
對於記者來說,明星是工作的一部分,見怪不怪了,不過,對於影迷來說,要真在戛納街頭撞上個偶像,當然難免心中悸動——好想合個影哦。但其實,所有的明星真的不會是一個人,身邊有配偶、經紀人、保鏢等大量人簇擁,一般很難接近。而終於有個愛合影的,還有可能是個冒牌貨(本屆戛納期間就有一個“冒牌鳥叔”,到處跟人家合影)。
電影宮前,光彩奪目卻隻能遠觀
當然,戛納最吸引人的還有活生生的大導演、大明星。如果你不想在街上亂撞、碰運氣的話,他們比較會確定出現的地方,當然是電影宮。
電影宮的門前有個紅地毯,每部電影的放映紅毯上,肯定會有大量明星出現。不過在這裡很難霸到好位置,大量的游人必須自己買個梯子、在外圍佔個地爬上去看明星,霸位的方式就是提前很多天,自帶鎖鏈,把梯子鎖在你能搶到的位置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去電影首映禮的話,不管你是明星、記者還是其他人,都必須正裝出席:男士必須西裝領結、女士必須禮服。據說,電影宮工作人員對此很在意,會守在那裡鑒別你的服裝是否規范。有消息稱,賈樟柯在今年似乎因此碰壁,沒有穿正裝,就被攔在了門外。所以在電影宮門外,你永遠看到都是盛裝的明星,光鮮亮麗、不可思議地從你面前經過。
街邊橋下,盡在眼前卻無法接近
電影節期間,時不時網上會有某某明星的街拍流出,讓人感覺,街上隨處可見明星,這個其實是一種錯覺。
所謂網上流傳的明星街拍,大多都是“擺拍”,只是一種宣傳手法而已。而真正需要在街上出現的時候,通常都是前呼后擁的狀態,就像本屆在戛納街頭出現過的陳坤、范冰冰、張雨綺等。
而有時,確實在某個角落撞到一個明星,大多也很難湊上去合影,最簡單的做法還是,搶拍!本報記者此次在戛納也有很多搶拍,為你還原明星非盛裝出現的真實狀態。
其實,明星也並非時時都全副武裝,章子怡在她的戛納手記中就寫到在一家法國餐廳吃飯的經歷:“環顧四周,每個人都在笑著說著,到處飄著我們聽不懂的暢快和愜意。精力旺盛的服務生手腳麻利地上了菜,手舞足蹈地用肢體翻譯著自己的法語,讓我們前仰后合。”如果,作為游客的你也恰巧在這樣的環境裡,或許,即使你是章子怡的粉絲,此時估計也不會想去跟她合影吧——因為你正在享受著屬於自己的、輕鬆愜意的好時光。
電影主題無處不在,宛如主題公園
每年戛納電影節期間,城區裡的街道、樓房都成了各大電影的競技場,設計感十足的海報,以各種方式充斥在路人的眼前——宛如來到一個電影主題的公園。對於游人來講,這些海報簡直就是最方便、最好用的拍照背景板。其實不是隻有明星可以美,在遍地“光與影”的映襯下,很多游人也是美不勝收。
看電影
一個令人萬分沮喪的消息是,戛納電影節的大多電影,通常是給媒體、電影主創和邀請嘉賓放映,是要持証才能進場,普通游人貌似較難有機會對那些充滿藝術氣息的電影先睹為快。所以戛納街頭,經常會看到有狂熱影迷一臉誠懇地捧著一張紙或者IPAD,上面寫著求某某電影的入場券。
而每當一部電影放映前,在各個電影宮的門口,會看到有人在排隊進場,並且是不同“級別”的隊伍哦,大概是邀請嘉賓、媒體、普通觀眾等的區別,而級別較高隊伍裡的人就優先入場。
但其實,對沒那麼狂熱和專業的電影愛好者來說,到了戛納,光是路邊的電影海報、街邊的明星就讓人頻頻興奮,哪還有工夫進電影院。
海濱大道
不可錯過的是世界聞名的戛納海濱大道(La Croisette boulevard)。海濱大道的一邊是沙灘海灣,另一邊是很多五星級酒店。電影節期間,各大有實力的電影公司,就會租下這些酒店的樓層,用來挂海報、住宿、臨時辦公。大道上還有些小酒館,不如去那裡一邊品嘗海鮮,一邊喝葡萄酒,靜靜發呆——當然,這是屬於比較貴的方式,如果你還要住在這條路上的酒店裡的話,那就多准備銀子吧。
火車站
火車站,並不是很大,三四平方公裡左右吧。這裡簡直就是電影樂園,除了遍地海報,戛納旅游局還會安排各種cosplay,去年,就有一個“夢露”在那裡走來走去,還很樂意跟你拍照。此外,還有很多電影人物的易拉寶,供游人拍照玩樂。(文/戴雨靜、王振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