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朱溫,出身書香門第,上兩代都是知識分子,父親朱誠,號稱“朱五經”,是當地的小學老師,從外號來看,業務是很精通的。但朱溫沒繼承父業,而是從小愛干壞事,后來參加黃巢起義軍,再后來又投降唐朝,最后把唐朝滅了,建立梁朝。據歷史記載,這家伙非常殘忍,但宋人筆記記載的一件事,卻讓我發笑。
說是朱溫老媽王氏原先在地主劉崇家當長工,后朱溫發跡,當了節度使,趕緊把王氏接去享福,舉酒討好地說:“老媽,我爹業務那麼好,也不過當得一小學教師,逢年過節,學生能送他一塊臘肉,就算不錯了。而我學習成績不好,卻當了節度使,老爹在墳墓裡,也會笑醒吧?”
誰知老媽的眼圈紅了,悲傷許久,才說:“你確實有才干,但你的品行,終究不如你老爸。”這倒也說得過去。老媽這麼說,還算給面子,朱溫的大哥朱全昱簡直就是詛咒了。朱溫稱帝當日,召集宗族親戚聚會,賭博為樂。朱全昱突然把骰子一扔,斜著眼罵朱溫:“朱三,你不過是碭山的一小百姓,跟著黃巢當了強盜,天子不嫌棄你,拜你為四鎮節度使,你不但不感恩,反把人家三百年江山篡取了。我看你很快就要滅族了,還有心情賭博。”
朱溫還算有涵養,沒對大哥怎麼樣,反而給他封了王。但我感到好笑的是宋人羅大經,對朱溫的老媽和大哥一陣猛夸,說前者“賢哉此媼……其於朱五經之學,必概嘗有聞矣”,“然則溫之父賢,母又賢,兄又賢,獨溫凶德耳。荀卿謂人性惡,其然,豈其然乎?”
我一向認為,司馬遷之所以能特異獨秀,除了敘事生動之外,涉及人物議論之處,很少陳腐。除此之外,古人的書,包括那著名的《資治通鑒》,一旦議論,基本就是這類迂腐不堪的陳詞濫調。就拿這兩則事來說吧,朱溫固然不是好東西,可唐皇室又強到哪裡去了?中國一向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皇帝的位子都是搶來的,李家可以搶,朱溫為啥就不行?朱溫的母親和大哥完全是被洗腦的順民,和朱溫相比,正反應了中國人的一體兩面———不是凶悍至極,就是迂腐到家。可以說,中國古代社會,正常人不是太多。(史杰鵬)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