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世界各地的“歡樂春節” |
中國的春節,正在成為世界的春節。
2014年,海外“歡樂春節”活動迎來了第5個年頭。從最初65個項目覆蓋42個國家和地區,到如今506個項目走進103個國家與地區,“歡樂春節”的規模正快速增長,輻射面越來越廣,活動的形式、層次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日漸得到國外主流社會的關注與認同。僅去年,出席這一活動的政要就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國的50多位總統、總理、議長、王室成員,800多位內閣部長、省(市)長、議員等,2000多家海外媒體對此進行了廣泛報道。在不少地區,春節已經走出唐人街,真正扎下根來,成為當地民眾年年期盼的盛大慶典。
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離不開文化部對“歡樂春節”的准確定位。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海外“歡樂春節”活動的開展,為中國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廣闊舞台,為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一個好的窗口。春節所蘊含的崇拜自然、重視親情、追求和諧的文化內涵,在“歡樂春節”中被濃縮為三個“H”——希望(Hope)、家庭(Home)、和諧(Harmony),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文化活動,巧妙地向世界宣傳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理念,塑造了溫暖、積極的國家文化形象。
更重要的是,這個窗口呈現的中華風採並不局限於春節文化。劇場演出、民俗展示、文博展覽、圖書展銷、旅游推介……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調動了全國各省市與地區的文化資源,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2014年更是加入了流行音樂等當代中國文化風尚元素,遠遠超出傳統的春節文化本身的內涵。注重互動性與參與性的“歡樂春節”,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中華文化、了解中國社會。“歡樂春節”,已經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開放平台。
不過,想要取得持續的、更大的成功,“歡樂春節”還需要“內外兼修”。對外,繼續加大傳播力度、提高活動在舉辦地的認知度﹔對內,則是要不斷豐富發展春節文化,提高民間化與商業化程度。“歡樂春節”依然處在政府主導的“打基礎”階段,在今后的活動組織中還需要更多地依托民間組織、企業及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加強這一品牌在國內的號召力。展望未來,期待中國的春節能走進世界上更多的家庭,將歡樂與世界共享。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0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