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展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歡樂春節”走進卡塔爾:把濃濃的年味帶回家

本報記者  周飛亞

2014年01月30日08:43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宏偉的伊斯蘭禮堂,檐廊間燈柱下,一串串火紅的燈籠迎風擺動,為略顯肅穆的場館平添一股活潑喜慶的味道。1月中旬,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卡塔爾文化城換了新裝,以迎接一批遠方的來客。

  日前,卡塔爾中國文化節暨2014“歡樂春節”活動在卡塔爾文化城拉開帷幕。來自四川、福建、湖南、江蘇、重慶5個省市共150多人的代表團參加了活動,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是中卡建交以來,中國在卡塔爾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文化活動,也是2014“歡樂春節”活動在亞非地區的“開場大戲”。

  “這次活動傳播了中國的文化信息,傳承了友誼,增加了我們和卡塔爾人民的了解和信任。”開幕式上,中國駐卡塔爾大使高有禎說到。此次活動,走的是高雅藝術與民俗展示相結合的路子:既有室內音樂會,又有露天空地上的舞龍表演,更有擺著剪紙的小店鋪、做著糖畫的路邊攤,讓卡塔爾人體驗了一把逛廟會的感覺,濃濃的年味彌漫其間。為了使觀眾能夠與中國藝術零距離接觸,大多數節目都在廣場上的臨時舞台進行,並設置了不少互動環節——或是在茶藝表演后現場奉上剛沏出的清茶,或是雜技演出中把觀眾請到台上參與表演。

  5個代表團帶來的都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如泉州的提線木偶、重慶的銅梁龍舞、川劇的絕活兒變臉等。舞台周圍被觀眾擠得滿滿當當,整場演出中掌聲不斷,尤其是表演變臉時,觀眾中更不時傳出“cool”的驚呼。變臉中出現的不單是傳統川劇的臉譜,還增加了動漫電影《功夫熊貓》中的熊貓這類既有中國特色、又為外國人所熟知的形象,引起了觀眾強烈的興趣。

  廣場旁邊的音樂廳同樣座無虛席。南京民族音樂團的演奏讓卡塔爾觀眾對中國民樂充滿贊嘆。他們認為,這些古老樂器、傳統曲調組成了完全不同於西方的音樂體系,體現了最純粹、最地道的中國風。“一個國家的偉大在於擁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文化城總經理哈立德感慨,“中國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文化魅力。”

  除了傳統深厚,中國文化的多樣性也讓卡塔爾人感到驚訝。來自同一個國家的演出團體,其節目內容與風格竟如此不同,在他們看來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豐富了,我感覺就算每天一個活動,一年都還演不完!”文化城國際部主任達爾維什感嘆,“這麼大規模的活動在我們這裡是第一次,但我知道這僅僅代表中國文化極小的一部分。我希望今后我們能把范圍不斷擴大,把中國所有的文化都引進來。”為期3天的演出尚未結束,他已經提出,希望每個月都能舉辦一場中國的文化活動。

  在卡塔爾演出的成功,對代表團的演員來說無疑是個“開門紅”。今年的“歡樂春節”剛剛開始,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還將繼續前往迪拜或其他周邊國家。每年將濃濃的年味帶到異國他鄉,已經成為不少代表團的常規動作。演員們都能感覺到,從剛開始舉辦地對春節一無所知,到如今的熱切期盼,“歡樂春節”正成為世界體驗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而心相通的最好途徑,莫過於對彼此文化的欣賞與認同。“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還太少,通過文化才能相互了解,而后才能相互相信,再之后才能相互合作。”在中國駐卡塔爾大使高有禎看來,目前的交流還不夠。不過,這種狀況正得到改善。近年來,從海灣地區開始,阿拉伯世界正悄然刮起一股文化的“東風”。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文化事業的大力投入,海灣地區迅速褪去了“文化荒漠”的形象,甚至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阿拉伯地區的文化中心,並從國際上大量引入優秀文化產品。“東方文化在家庭觀等方面與阿拉伯傳統文化更為接近,更容易被接受。”此外,隨著國力的提升,海灣國家民眾也普遍希望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接近中國。而中國文化作為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也自然成為“中國熱”氛圍中的最佳選擇。

  大好時機之下,中國文化部也一直致力於開展與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並從去年開始打造了中阿“絲綢之路·文化之旅”大型系列交流活動品牌。活動涵蓋了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體育武術、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並將以體育類表演、文物展覽、圖書展覽、非遺展演、影視動漫展映及學術研討等不同形式展開,計劃每年在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舉辦。

  卡塔爾對中國文化的熱切心態,正是這股“東風”中的一個旋渦。2016年,卡塔爾還將舉辦中國文化年,達爾維什表示十分期待,“我們一直堅信,達成兩國之間最重要的理解的途徑,就是文化。”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0日 24 版)

(責編: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