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馬年,一本名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書,銷量直奔100萬冊,牢牢佔據了不少圖書銷售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上周,這一情況仍在延續。
很多人並不認識這本書的作者張嘉佳,他“火”起來的故事實在有那麼點兒傳奇——2013年,33歲生日這一天,張嘉佳開始在微博上寫“睡前故事”,引來超4億次閱讀﹔同年11月,這些故事就被結集成《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版。
據說,這本書裡的每個故事,幾乎都有導演想拍成電影。張嘉佳最終確定了5部,每一部都是由他自己來做編劇。有人說張嘉佳紅得太快。其實早在2008年,他首次擔任電影《刀見笑》的編劇,便獲得金馬獎提名,此后就連大名鼎鼎的王家衛都打電話來向他“邀”故事。
還有人說張嘉佳筆下的生活故事除了悲情,再就是文字平淡。這位當年的“南京大學第一才子”並不服氣,他自稱花了10年時間才摒棄了那些華麗的筆法,自己要給別人的也絕非“心靈雞湯”。
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橫空出世迥然不同,學者陸鍵東所著的《陳寅恪的最后20年》早就曾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如今是在“斷市”13年后再度回歸。因為該書內容涉及一場名譽權官司,作者陸鍵東又固執地不同意對相關內容進行修改,這本書被迫銷聲匿跡了整整13年。在三聯書店的多方努力下,陸鍵東去年終於同意對該書內容進行修改,並加入了一些新的資料與研究成果。
本期排行榜上還有位名人——陳丹青。今年初,他一共推出了3本新書。其中,《談話的泥沼》收錄了他近年來接受採訪或與人對談所整理出的文字,書名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有北京讀者曾在新書首發式上“質疑”陳丹青,書裡都是發表過的舊文字,就這麼出版了,實在有“攢書”之嫌。不過,陳丹青本人還是底氣十足,他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感興趣,可以選擇不看”。其實,面對我們提供的書榜,作為讀者的你也可以堅持一個原則:興趣。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