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明星吃穿住用行貴嗎———呢,住芒果台自家酒店,連車費都省了親! ●嘉賓休息室這麼簡易搭建你知道嗎———由“過道”改裝,連廁所都省下了●歌手們都是“O◇9T8◇9”—次過、不中斷重錄———省得來回折騰還省時間!
春節前,廣電總局的“節儉令”,讓諸多綜藝節目紛紛響應號召節儉辦節目,這股節儉風延續到了春節后,各綜藝節目為收視率打得你死我活的同時,在電視綜藝節目省錢大法的討論上,大家也掐得你死我活。湖南衛視《我是歌手》上台演講,題目是《馬蘭坡節能環保循環利用帝講述:如何正確地抽“水”》;坐在VIP席上的燦星團隊不厚道地笑了,拋出《來自燦星的地球通用衍生開發帝講述:如何高冷地坑“爹”———外國模式可以用到多盡》;前兩位選手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不服氣地表示,“如何實現終極fr99?”《省錢的終極法則是不要錢不要錢不要錢》。如何成為綜藝大片時代的“—毛不拔性價比大師”,2014各電視台熱播綜藝節目集體表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Part 1
來自馬蘭坡的節能環保帝講述:如何正確地抽“水”?———循環再利用的至高境
●明星沒有你們想得那麼貴———當然有低於“市場
價”的“進貨方法”啊!
對於一檔比拼歌唱實力的音樂節目,請明星大腕在所難免,這方面的開銷也非電視台能左右。不過,據湖南衛視透露,《我是歌手》在明星身上花掉的錢,並沒有外界想象得那麼夸張。
為明星支付的酬勞之所以不能公開,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宣傳負責人彭小姐說:“這些明星大部分都是一線歌手,活躍在舞台上,他們從不缺商演活動,但是《我是歌手》請他們來的價格遠遠低於他們的商業出場費。”包括鄧紫棋、張杰、周筆暢,以及之前的羅琦等,加盟節目的費用都遠低於“市場價”,考慮到這個差別,湖南衛視就更不方便將具體數字公布於眾了。明星利用《我是歌手》的平台,除了証明自己的歌唱實力、展現不為人知的一面,還在國內收視率最高的衛視持續曝光長達4個月之久,《我是歌手》對明星影響力的提升,遠遠高於一台商演創造的價值,因此少給些勞務費也就不難理解。這些希望用實力証明自己的明星,給《我是歌手》省掉了很大一筆錢。而明星們的化妝、造型、服裝都是自備,也無需節目組操心。
●才不會“—次性消費”明星———都是上了—節
目接著上隔壁節目啊!
湖南衛視的節目經常出現一個明星同時上幾個節目的狀況。《我是歌手》的節目嘉賓並非“用過即棄”,一個明星同時會登上幾個節目的通告,比如近期的《百變大咖秀》中請來了《我是歌手》的鄧紫棋模仿惠特尼休斯頓;而韋唯在《我是歌手》出局后,也曾帶著三個兒子出現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
某些通告的嘉賓出場費是全免的,據湖南衛視內部人員透露,《快樂大本營》很少出現給錢上節目的情況,因為一些藝人本身也有宣傳曝光的需求。
配合《我是歌手》,湖南衛視還開發了配套的《我是歌手紀錄片》系列,以及《我是歌手粉絲握手會》系列節目,請來的嘉賓不光是登台唱首歌,台前幕后的故事也會被錄進節目素材,重新剪輯成新節目。
還有2014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小年夜晚會都使用了自家王牌節目的陣容,《爸爸去哪兒》《百變大咖秀》的明星嘉賓都出現在晚會中,免去了重新邀請眾多明星大腕的高開銷。
●《爸爸去哪兒》宣傳花了50萬元不到———
請—次記者連著探幾個節目的班!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宣傳費用通常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你知道嗎?《爸爸去哪兒》這麼紅的節目,其實宣傳開銷連50萬元都用不了。湖南衛視採取綜藝節目、劇集宣傳聯動的策略,即“多輪活動一次邀請”,經常是邀請一次記者,同時叫記者們參加多個活動的採訪報道。比如年前的小年夜晚會彩排訪問、《我是歌手》錄制探班與《愛的婦產科》等劇的開播發布會就被安排在了同一天舉行。有時湖南衛視宣傳人員還會再擠出空當時間,拉上記者去嘗鮮觀看《我是歌手》、《變形計》等節目的成片,再做些討論。幾個活動緊密聯排,幫記者們節省時間,也為台裡省下了額外開銷。
●馬蘭坡有個著名的“—干二”你知道嗎———它幾乎包圓了芒果台所有的王牌節目!
《我是歌手》包括版權、舞台、燈光、音響等一系列“硬件配套”是花費最多的地方。不過,節目已經越過了大投入的“創業初期”,第二季的硬件都沿用第一季的舊物,不需要再花巨資去投買新設備。
《我是歌手》的節目錄制場地,位於湖南廣電中心(湖南衛視所在地)的T2樓首層
1200平方米演播廳,場地費用成本幾乎為零。包括彭小姐在內的許多湖南衛視員工,都把這個演播室簡稱為“一千二”,“這是湖南衛視利用率最高的演播廳”,彭小姐介紹。
湖南台裡這個著名的“一千二”,不僅為《我是歌手》提供錄制場地,包括《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王牌節目都是在這裡錄制完成,就連正月十五的《元宵喜樂會》也在這裡舉辦。幾個節目輪番上陣,“一千二”隻需更換背景道具,《我是歌手》就一秒鐘變《快樂大本營》了。宣傳彭小姐開玩笑道:“‘—干二’幾乎—年四季連軸轉,想變什麼變什麼,‘大本營’、‘天天向上’、‘歌手’隨時隨地互變。”
國內許多節目由於空間、效果、技術限制等因素,會選擇租用體育場館以及非自營錄影棚來攝制節目,而《我是歌手》的錄制是在自家台裡的棚內完成的,不必支付租金、不必舟車勞頓,在湖南台裡就能完成。“一棚多用”堪稱湖南衛視的省錢殺手?。
《我是歌手》的部分嘉賓住宿由湖南電廣傳媒旗下的聖爵菲斯酒店提供,嘉賓住在湖南台自己的酒店裡,要比住在外面的奢華酒
店節省,而該酒店離節目錄制的T2樓不過幾百米的距離,接送明星上省掉了時間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
記得第二期節目錄制當天的最后一次聯排中,歌手羅琦失聲而返回酒店的情景嗎?如果住處離節目現場八百丈遠,羅琦怎麼可能迅速往返於酒店和錄制現場?
此外,記者多次在該酒店的水泥路見到錄制節目素材的嘉賓∼∼∼例如某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孫堅攜著周筆暢從坡上走下來,面前扛著攝像機的大哥倒著行走,錄制《我是歌手》的節目素材,酒店的風光直接被用到節目中,也給節目減輕了找外景地的負擔。
記者在用餐時,不止一次發現明星就在身邊,原來羅琦、滿文軍以及他們的隨行人員,都在酒店的配套餐廳用餐,吃著家常湖南菜,沒有明星造作的神秘感,來往的用餐者隨時可以上前打個招呼寒喧一番。
《我是歌手》的嘉賓休息室也位於T2樓的第二層,在節目開辦以前,這些休息室的所在地原本是樓裡過道走廊的一塊大空地。明星們需要私人的休息空間,同時又保証能快速到達錄制現場,在沒有額外房間的情況下,節目組對二樓的這片大空地打起了主意,隔空造屋!
節目沒有動用水泥打造牆體,而是用一塊塊三合板把大空地隔成一個個格子間,三合板隔音效果差,所以明星們能聽到彼此房間的動靜。“其實鋪一層隔音棉就能隔音了,但是不隔音這反而增加了節目的戲劇效果。”宣傳負責人彭小姐說,樓裡的場地再利用和簡單的三合板搭建都為節目節省了開支。何況這些隔出來的休息室早在第一季中就已打造成型,第二季直接使用就是了。由於格子間沒有單獨的洗手間,歌手們要與湖南台的工作人員共用同一個廁所,彭小姐認為這很正常,“總不能根據歌手需求,改造廁所排水管道吧”。
有一點讓《我是歌手》的工作人員感動自豪的是,節目中歌手獻唱競演的部分採用“onet◇Ke”錄制法,—氣呵成———演唱部分從頭到尾隻錄—遍,不會中斷,不會重錄。《我是歌手》的現場競演部分通常在晚上8點左右開始錄制,最多用1個小時便錄制完成,7名歌手接連上場,由主持張宇串場解說。即使是現場發生意外而中斷,也會照錄不誤,這反而增加了節目的真實性,例如韋唯演唱《在水一方》時,音樂程序出故障,鄧紫棋演唱BeYond經典作品《喜歡你》時主動打斷表演,都被如實播出。
競演結束后,觀眾投票並退場,緊接著計票,隨后向明星公布結果,整個流程下來,最晚不會超過夜間12點,也就是說,節目的大部分內容隻需要4個小時就錄完了。而真人秀部分的素材則在競演開始前就錄完了。相比花10個小時在棚內錄影的節目來說,《我是歌手》除了省電、做到了節能減排外,還縮減了人力和時間成本∼∼∼嘉賓不喊累、觀眾不厭煩,雖然素材總量依舊龐大,但時長減少,也能給幕后制作團隊勻出更多的時間,把節目剪得更精致。
Part 2
●再花錢買模式就OUt了,“原創”模式不花∼分錢,還能拿到國際上賣錢!
原版引進模式是應該被抹去的炮灰?
《中國好聲音》的原版節目模式,幫燦星賺了幾個億,鈔票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幾圈。但是,燦星和外國模式的“蜜月期”已經過去,患難與共的“發妻”,到了休掉的時候。燦星說,我們已經進入原創模式的嘗試和探索。原版節目做了100遍,看了500遍,誰不會嘛?原創模式包括了創意、賽制、技術設備、舞台布置、錄像剪輯,一旦這本原創的“葵花寶典”撰寫完畢,所有的成本也就浮出水面,可以進行精確地估算和控制,“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什麼的,說穿了就是“過河拆橋”,做節目從此不求人,“燦星的原創模式已經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洽談模式輸出,這就意昧著,不但省下了模式引進費用,模式輸出還會持續不斷地為節目帶來收益。”
●燦星乃其實是不合作會死星人吧?
錄影棚、酒店、餐飲通通給我免費!
對不合作會死星人∼∼∼燦星來說,要錢就是要它的命。今年《中國好歌曲》和《出彩中國人》的錄制,從攝影棚租用,導師嘉賓及工作人員、參賽學員的住宿費,到工作套餐伙食費,通通免費!
芒果的錄影棚重復利用法,遭到了燦星宣傳總監陸偉的反駁:“綜藝節目最大的制作成本之一,就是錄影棚的反復搭建,因為真人秀節目通常需要1200平方米的大棚,這種面積的棚一般電視台隻有一個,所以要好幾個節目輪著用。這等於今天錄好節目,就要立刻拆掉,讓給其他節目搭景,其他節目錄好也得拆掉,為下一個節目再重新把景搭起來。”
陸總繼續無情地吐槽:“如果錄十期節目,就要拆十次景,再搭十次景。許多舞美材料一拆,下次再搭就必須用新的,就跟家裡重新裝修一樣。錄一季節目拆景搭景一般要超過10次,相當於把一個1200平方米以上的大屋子重新裝修十幾次,僅這一項就要浪費幾百萬。”
那這錢要怎麼省呢?燦星說,很簡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買單去吧!“《中國好歌曲》和《出彩中國人》的錄影棚,整一個季度都是我們免費包用的,做好的景一次都不拆,然后我們會在節目中鳴謝當地合作方。”
其實,不要錢也不算什麼,更絕的是還把錢送上門求你花,“我們的酒店住宿、餐飲也都是採取資源置換的形式,當地賓館很需要借助節目影響力打響自身品牌,所以就用實物加部分廣告費贊助的形式跟我們合作,我們不但拿到了免費的住宿和工作餐,還有額外的廣告收益。”
●持久戰不就是為
了“∼次成像”嘛!
針對“錄制通常打‘持久戰’,動輒十個小時,從夜間錄到凌晨,打亂了人類正常的生物鐘”的質疑,燦星不服氣:“所有的音樂類真人秀演唱部分錄像,都是隻允許錄一次的,重復錄像就算作弊了!那真不是省不省錢的問題!”
什麼“onet◇Ke”,不就是“一次成像法”嘛?陸總在這
Part 3
裡做了個注解,“真人秀的每次錄制,都需要嘉賓、學員、錄制團隊和觀眾的全部參與,我們的做法是整期節目從彩排到錄像,一氣呵成,一次成像!不讓各工種返工!”說到這裡,陸偉畫了個流程圖,“一次錄像,牽涉到的所有人員大概有1000人,如果前期流程沒理順,一次沒錄完,要把這一千多號人重新組織起來,換個時間再進棚錄,光交通就是一筆大開銷。所以我們每次錄節目一天都要在8小時以上,歌唱部分錄2小時,點評及各種素材、彩排等拍攝需要6小時左右。這樣就不用反復折騰大家,也節省了交通費。”
●不開發周邊的模式都是耍流氓
幾乎所有節目都有衍生節目!
在連續幾年的電視綜藝營銷大會上,燦星團隊都因為各種周邊開發、模式衍生的動作,被評為年度標兵,陸偉在這次也趁機代表燦星念了一段得獎感言:“我們做的所有節目,幾乎都有衍生節目,它們一方面能回應網上熱點問題,起到宣傳效果,一方面可以在電視及網絡播出,形成話題,最重要的是,能引來新的廣告商,達到多贏效果!像‘好聲音’有《酷我真聲音》、‘好歌曲’有《原創之聲》、‘出彩’有《出彩花絮》。所有這些衍生節目,幾乎都是零成本的,一般就在錄像結束后,在錄影棚取景就行。像《原創之聲》的錄影棚用的是‘好歌曲’的學員休息室,裡面燈光音響全有,不需要任何改造就能使用。《出彩花絮》採取了電視新聞專題報道的形式,例如出撒貝寧在側幕的主持,沒有演播室部分,也沒有任何額外的成本支出。”
在電視綜藝節目終極省錢大會上發言的前兩位選手,正掐得厲害,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站出來冷靜地分析了形勢,“《最強大腦》比起歌唱選秀類節目、跨年演唱會,請藝人明星的成本不是很大。最大的難度是道具的制作。”節目組負責人算了算賬,“我們的投入都放在項目的設計和道具制作上。”但在這方面,“大腦”也貢獻了一條省錢的終極法則∼∼∼不花錢。“比如魔方,就是我們跟模仿學校借的。那些魔方平時又用不到,我們也沒必要買不是?”
至於嘉賓,江蘇衛視呵呵呵,學霸什麼的,最便宜了好嗎?隻要你找到了他們的興奮點。“我們去北大、北師大、上海交大聯系的時候,專家就覺得這節目類型太讓人興奮啦。”
專家的興趣點在於,通過這節目找出民間腦力超人,研究他們的腦力技能是怎麼養成的。“平時要找這麼多超級人才難度很大的,然而一個電視節目,找到的樣本比他們10年找到樣本都要多。所以專家團需要的費用很低,國外專家來主要來做解釋,也不產生很大費用。”
所以江蘇衛視干脆和各高校成立了“超級人才庫計劃”,專家們將通過血液、DNA等分析,研究如何開發人類智力,或研究這些技能可以應用在什麼方面,“比如人臉合成的選手,她的技能可以轉化成幫助拐賣兒童尋找父母的匹配等公益事業、高科技產品的研發。”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