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作家瓊瑤因不滿編劇於正新劇《宮鎖連城》抄襲其舊作《梅花烙》,不僅在微博上怒發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要求停播該劇,並開始走法律程序。此舉不僅令國內編劇界一片嘩然,也讓觀眾認識到國產電視劇隻有堅持原創,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劇本雷同的現象在影視界非常常見。例如,曾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回家的誘惑》照搬韓劇《妻子的誘惑》,《好想好想談戀愛》復制了經典美劇《欲望都市》,就連於正本人的《宮鎖連城》也不是第一次抄襲,他從入行開始就一直伴隨著“抄襲”的名聲——《美人天下》拍成了“宮廷版”《越獄》、《大丫鬟》復制《小娘惹》。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編劇大會上,有編劇透露一些編劇成名后一年要編七八部劇,這些編劇聘請寫手,坐在賓館內拍拍腦門,將古今中外曾經的熱播劇“換湯不換藥”地重寫一次就成了一部新劇,甚至有些電視劇只是換了人物名字,連台詞都不改。
這些電視劇制作者敢明目張膽抄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還不很完善,沒有硬性標准能用來衡量究竟誰抄襲了誰,使得劇本抄襲之類的糾紛很難通過正常的法律渠道順利解決。雖然這次瓊瑤起訴於正抄襲的最終結果尚不可知,但如果能夠通過這個案件給影視劇的抄襲劃定一個界限,最終突破影視劇反復抄襲的瓶頸,從而促進國產電視劇走上良性發展道路就是一件好事。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2014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傳出消息,去年國產電視劇年產量達1.5萬集,數量遠超韓國和美國,但是觀眾的數量卻遠沒有韓劇和美劇的觀眾多,超過七成電視劇的收視率低於0.5%,可以說這個成績是不及格的。這些數字和於正的“抄襲案”一樣,反映出了我國電視劇行業急功近利、粗制濫造、多次品乏精品的現象。
國產電視劇想要做大做強、走出國門,還是要靠真功夫,尤其是編劇需要丟掉想賺快錢的浮躁之心,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推出原創精品,才能最終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