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評電影《狼圖騰》:一曲唱給狼的精神挽歌

2015年02月04日08:08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曲唱給狼的精神挽歌

  中國人喜歡用“沉郁”和“蒼涼”等字樣來形容人生和那些大氣磅礡的作品,把深沉和內斂看作是人品和作品的最高境界,我想,由法國大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狼圖騰》完全擔得起這些贊美之詞。

  顯然,電影兩個小時的片長決定了它不可能全部再現小說的精髓,尤其是姜戎的這部小說,文章中充滿了夾敘夾議的文字,到處可見閃光的思想,但限於時長,這部電影砍掉了很多東西。

  作為第一批有幸觀看這部電影的人,我更願意把這部影片看作是一部“西部片”,就像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和類似的電影《最后的武士》一樣,在《狼圖騰》中,狼就扮演了印第安人和日本武士的角色,在草原資源被逐漸利用的年代,它們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現實,但令人敬佩的是,狼這個物種,並沒有因為一場早已注定的“敗局”而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它們是一群不屈的戰士,寧可站著死,不願坐著生。影片用很多細節再現了這個主題,讓人看后肅然起敬。

  在成功學大行其道的今天,所謂的狼性被很多精明的生意人解讀為一種對於競爭對手冷酷無情攻擊的借口,這種功利主義的成功學恰恰是對狼精神的一種誤讀。電影《狼圖騰》中有很多細節來展示生態的平衡問題,在草原人看來,如果草原上有足夠的黃羊,狼就不會主動來攻擊羊群,這樣,草原的生態環境就是和諧的、寧靜的。隻有這種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時,狼群才會主動攻擊。這是一種后發的自衛,提醒著人類對於環境的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拍動物很難,更難的是,要讓真實的動物做出各種具有人類情感的表情。然而這些對於《狼圖騰》來說,都被很好地克服。電影中的狼,表情豐富而不做作,顯示了法國大導演讓·雅克·阿諾在執導動物題材影片方面的深厚功力。而片中一場狼群在黑夜攻擊馬群的鏖戰,拍得驚心動魄,讓人看到了這位拍過《兵臨城下》的大導演在場面調度上的掌控能力。

  《狼圖騰》是對草原上野生狼所奏的一曲挽歌,但曲調並不哀傷。哀而不傷也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大境界。雖然環保也是影片的一大主題,但這並不足以成就一部好電影。《狼圖騰》中並沒有出現導演另一部動物題材電影《熊的故事》中那種溫情脈脈的講述。在阿諾眼中,狼就是狼,它們是天生的戰士,無法被馴化,血液中永遠涌動著嗜血的基因,大自然才是他們永恆的家園,唯其如此,它們的精神才可以不朽,才能最終贏得對手的尊敬,才能成為草原上人們膜拜的“狼圖騰”。

  也正因為如此,片方才把影片中的每一隻“狼演員”的名字都放在了片尾字幕中,它們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完全擔得起這份尊敬。

  (記者 王金躍)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