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的電影《鄧小平登黃山》日前首映,該片以紀實的手法,重現1979年鄧小平登黃山、發表“黃山談話”的全過程,並將當時時代大背景下引人關注的小崗村“包產到戶”、恢復高考、香港回歸等熱點問題貫穿於全片,再現世紀偉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風范,重溫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富裕、小康道路激情澎湃的光輝歲月。
導演陳國星表示,在《鄧小平登黃山》中,自己拍的不是偉人,是一位老人﹔陳國星承認:“接到劇本后覺得很不好拍。從電影的角度看,沒有強烈的矛盾沖突,講述的故事也不是現代主流觀眾感興趣的。怎麼拍?不僅要拍好,還要拍好看,是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挑戰。”
從影30多年,盧奇已經在40余部影視作品中扮演了鄧小平的形象。此次,在《鄧小平登黃山》中,盧奇挑戰自我,出演75歲高齡的鄧小平。在片中,盧奇特別避免強烈的情緒表達:“這是一種分寸,一種含蓄。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是鄧小平堅持徒步登上黃山的動力。當他在山頂看到壯麗的雲海時,內心一定是心潮澎湃的。我採用了微笑來表達此時的情感,因為這才是飽經風霜的老人,所表達情感最合適的方式。”但是,片中也不是全部都是“克制”地表達,盧奇表示,其中有兩處,自己是滿含著熱淚說的台詞,一處是鄧小平在迎客鬆前,對萬裡說:“我當年留學法國,就是為了尋求救國之道,為了讓這個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另一處是鄧小平感慨:“我們的人民太窮啦,人民太好啦。”盧奇表示自己當時被感動了,”情緒到位,根本不用演。”
在影片《鄧小平登黃山》中,萬裡形象首次登上大銀幕。身材高大,同為山東人的魏積安,是制片方眼裡萬裡形象的不二人選。影片中,萬裡陪伴著鄧小平徒步登黃山,他們是多年的戰友,更是多年朋友。魏積安表示:“無言的陪伴是表達萬裡對老首長情感的最佳方式。”從首映現場的情況看,觀眾已經跳脫了魏積安小品演員的身份,對這個“萬裡”很認可。
(記者 肖揚 攝影/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