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灣造像
極有可能為茶園遺址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3日訊“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時楊玉環喜食荔枝,唐玄宗下令自涪州(現重慶涪陵)置專驛直通長安。四川新聞網記者今(13)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3月6日-11日期間,來自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研究所和高校考古學、建筑學等方面的16位頂尖專家對萬源市內的荔枝道進行考察,大致明確了荔枝道在萬源境內的走向。
唐代的一平米佛龕佐証荔枝道走向
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進貢給楊貴妃的荔枝產地,有嶺南和涪州兩說。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考証,“白居易說荔枝採摘三日而色香味俱變,審度當時交通條件,由嶺南發驛至京師,絕不可能保持新鮮,故若欲及新鮮享嘗,則由涪州飛驛,較為合理。且楊貴妃幼長於蜀,所嘗當為蜀產,亦增加驛自涪州之可能性。”
考古人員表示,荔枝道當為涪陵走宣漢,經萬源、平昌到達漢中后,轉至西安。“能在道路沿線找到唐代同時期的遺跡,對路線的証明會提供支撐。”
專家們在萬源市大沙鄉杜家灣發現一龕唐代中晚期造像,一平米大小,上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后面還有天龍八部的題材。“可以說是此次考察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萬源紫雲坪或發現宋代茶園遺址
同樣引人關注的還有紫雲坪摩崖石刻及其附近遺跡。考古人員介紹,紫雲坪種茶石刻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完好、記載種茶活動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資料。而在其附近,考古人員新發現紫雲坪盤陀寺遺址,“遺址前部地勢平坦。”結合種茶題記內容、古廟沿革以及地勢等因素,專家認為寺廟前部梯田極有可能就是宋代茶園遺址。
“這需要進一步勘探試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表示,文獻記載四川種茶很早,而紫雲屏附近的發現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証據。同時,參與考察的專家建議,紫雲坪摩崖造像(含盤陀寺遺址)應盡快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宣漢縣新華鎮也被認為是荔枝道上一處重要節點。
三官場40余四合院專家:具申國家傳統村落條件
萬源秦河鄉三官場村內的古民居群讓參與考察的專家驚嘆,“完整保存了40余座四合院”。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其核心區達4平方公裡,同時原生態環境以及傳統生活模式、民俗保持較為完整。“具備申報國家傳統村落的條件。”
此外,廟埡鄉內嘉佑寺的建筑梁架結構上發現了大量墨書題記、壁畫,“這在四川極為少見。”而上千字題記中的“當今皇上……壬皇后”及地名、人名等信息,被認為具有重大歷史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