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5首輪春拍TOP10
▲張大千《擬唐人秋郊攬轡圖》(1950年作)設色紙本。
▲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
▲“晚明黃花梨玫瑰椅六張成套”的其中一張椅子。
4月7日,由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與保利香港構建的2015香港首輪春拍落下帷幕,三大拍賣行分別以26.94億港元、2.53億港元、11億港元的成交額收官,總額基本與上一季持平。盡管宏觀經濟形勢走弱,但三大拍賣行均在策略上有所調整,保利香港、嘉德香港對於進軍香港市場,也似乎漸入佳境。從這次拍賣的情況來看,局部還是出現了回暖的跡象,且部分藝術家的作品戰績喜人,特色專場受到藏家追捧,成交穩健。
亮點
日韓抽象作品成熱點
現當代亞洲藝術一直是香港拍賣市場的一大看點,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各家拍賣行不約而同地開始將目光轉向日韓藝術,並挖掘到了日韓重要藝術家的標志性作品。從最終的成交情況來看,不論是試圖擴大“泛亞洲”概念的香港蘇富比、全面出擊的保利香港,還是強調東方美學情調的嘉德香港,它們的表現均稱得上是出彩。
這次嘉德香港的布局在慣行“少而精”的路線上做出了局部調整,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草間彌生與加藤泉被首次納入“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分,三件藝術家的作品均順利易主。與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一樣,在香港蘇富比上的日韓抽象作品同樣取得了好成績,其中草間彌生的11件作品全數成交﹔而朴棲甫、鄭相和及田中敦子等藝術家所取得的成績,也均刷新了藝術家個人單件標的的拍賣紀錄。對此,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曾表示,日韓藝術家的推出是拍賣公司策略的調整,“因為他們的價格相對比較低,能帶來市場空間”。
吳冠中作品分量凸顯
自近三年藝術市場持續調整以來,吳冠中的油畫作品不論是上拍的數量還是成交的狀況,都幾乎沒有可以被大家稱道的地方。但這一次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推出的——“吳冠中:生命的風景”專場頗受關注,6幅作品全數成交,拍出1.57億港元的好成績,超估價兩倍有余。其中,《紅梅》以6680萬港元的成交價折桂,《荷花》與《牆上秋色》分別以3436萬港元、3212萬港元成交。
本次保利香港同樣出現了吳冠中的經典油畫,最終,備受業內外關注的《濱海城市(青島)》以1500萬港元起拍,以3894萬港元成交,為全場最貴拍品﹔另一幅吳冠中的《長江三峽》以1180萬港元成交,超估價易主。
對於本次吳冠中作品的穩中有升,保利國際拍賣公司現當代藝術顧問林鬆分析稱,吳冠中作為近現代美術史上承上啟下的一位大師,“可以說他的作品在整個市場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在經濟環境微妙變化的大背景,資金基於避險的考慮,會主動尋找長線、更能起到保值作用的經典性作品”。
張大千齊白石市場再回歸
“感覺張大千齊白石的市場又回來了”,藏家劉先生從香港回來后向記者感慨道。的確,這兩位近現代大家的作品在此輪春拍中均拍出了不俗的成績。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書畫”專場中,他倆承包了近現代書畫成交價的前四位。而在嘉德香港方面,其《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專場裡的張大千作品《擬石溪溪山留客圖》同樣拍出了理想的戰績,以1725萬港元成交﹔齊白石的作品《紅線盜盒》以425.5萬港元成交,高出預估價28倍。
對於張大千和齊白石市場出現回暖跡象的原因,中國嘉德總裁助理、中國書畫部資深專家郭彤表示:“齊白石和張大千作品的拍賣在嘉德拍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這一次拍賣的表現來看,收藏市場對於齊白石及張大千作品的認知及認可度有了進一步提升”。
私人專場持續受追捧
私人專場的成交率一直頗高,不少拍賣行將其視為一種策略。這一次嘉德香港推出的《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打出了“致敬被遺忘的大師”的口號,雖然藝術家的名字並不那麼熟悉,但該專場在拍前仍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最終60件水彩、水墨作品全數成交。而嘉德香港推出的另一個特色專場——“一間房:比利時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同樣收獲不少好評。
私人專場為何受到藏家的追捧?郭彤說:“比如“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專場,全場8000港元起拍,增加了整體的可買性﹔其次私人專場除了有很強的價格優勢外,作品還非常具有歷史性和故事性。在挖掘學術引領收藏的過程中,更容易讓藏家有深刻的美學體驗,也會吸引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參與進來”。
蕭條
當代大牌成流拍重災區
在這一次春拍上,曾經輝煌過的老牌當代藝術家們延續了去年的行情:作品上拍量少,且少有人應價,成流拍重災區。在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上,張曉剛、劉小東、岳敏君、劉野的作品相繼流拍,谷文達3件上拍作品均無人應價。
對此,藏家李蘇橋分析稱,“因為今天的市場原則是買方來決定價格,如果符合買家的價格預期,它就能成交”。在他看來,目前市場並不缺錢,“順利成交的關鍵是看價格是否合理”。
瓷器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雖然“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如果以這類拍品論瓷器市場的走向就錯了,“因為它太稀有了,不具備市場可參考性”,蘇富比中國藝術品部門國際主管仇國仕表示。嘉德拍賣瓷器部資深專家劉越認為,現在古瓷市場的特點是越高端的東西越好賣,“因為大藏家追逐精品,而精品日漸缺乏更顯其珍貴,但在拍場上頻繁露面的中低檔瓷器則乏人關注,表現一般”,兩極分化的情況比較明顯。
預測
內地行情或將穩中有升
據悉,在接下來的北京保利春拍中,還有一個有關吳冠中重量級作品的專場出現。此外,中國嘉德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負責人李艷鋒也向記者透露,在5月中旬的內地嘉德春拍上還將推出一場王濟遠的西畫專場,含油畫、水彩、素描、速寫作品40余件,“此專場會讓我們從更多角度全面了解這位被歷史深封、漂泊海外30余年的東方藝術家”。
雖然香港市場與內地不會產生完全的“聯動效應”,但從各方的回應來看,局部回暖的跡象無疑給當前的市場注入強心劑。郭彤認為,今年內地拍賣市場將趨於理性走穩的態勢,“單從書畫板塊的表現來看,書畫市場呈現出了一種溫和的回暖,具體表現在藏家對於市場信心在與日俱增,良好的付款率以及較高的參與度﹔再者,市場表現非常理性,投機客逐漸被洗出了場外,留下來的都是真正要收東西的人,市場會朝著越來越健康的方向發展”。
京華時報記者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