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古代銅鏡曾是"官方奢侈品" 唐宋以后才開始平民化

孫歡

2015年05月19日10:47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古代銅鏡曾是“官方奢侈品” 唐宋時才開始平民化

  工作人員現場演繹“對鏡理紅妝”的場景,吸引了不少游客 記者 尚洪濤 攝

  本報訊 (記者 孫歡) 昨日,西安博物院主辦了“清冶銅華,光耀長安”院藏銅鏡精品展,讓古城市民感受到“中國鏡”四千多年的發展變遷。此次展覽展出的113件(組)銅鏡中,有八成是首度面見西安市民。

  曾是“官方奢侈品”

  從夏代銅鏡出現之后長達4000多年的時間裡,銅鏡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伏海翔部長告訴記者,此次展覽的銅鏡由西安博物院典藏的4000多面銅鏡中精選而出,貫穿銅鏡發展史。

  據介紹,銅鏡產生早期,因為造價較高和制造限制,隻有皇宮貴族才可以使用,直到唐宋時期,銅鏡才開始平民化。而這,也從一個有趣的細節能看出來,“在唐宋之前,基本沒有帶手柄的鏡子,因為照鏡子的人地位都比較高,有專人幫他(她)舉著鏡子。而唐宋以后,由於鏡子開始在平民中使用,人們往往需要自己拿著鏡子,因此漸漸出現了帶‘把’的鏡子。”

  唐鏡映照絲路繁華

  此外,不同時期的銅鏡,背面雕刻的紋飾也包羅萬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鏡子在發展中,也不斷融合著“外來文化”,最典型的,就是盛行於唐的“瑞獸葡萄鏡”。博物院藏品保管部工作人員楊宏毅說,瑞獸紋是中國古代十分多見的傳統紋飾,葡萄紋則來自西域,由於唐朝以開放的心態吸收著世界各地的文化,西域的文化藝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中國工匠們在制鏡時,將瑞獸紋飾與西域傳入的葡萄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活潑、開放、富於變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裝飾圖案,“這也成為盛世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空前、絲路繁華的實証。”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