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導演十慶(中)有張藝謀(左)、田壯壯兩位大牌導演保駕,靠的是二十幾年的友情和信賴。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以下簡稱《楊貴妃》)這部電影從2009年開始立項,時至今日已經六年有余。從最早由韓國導演郭在容執鏡,到開拍不到一個月后因理念等原因與中方產生分歧,全部班子重新搭建,之后換成了十慶做導演。據了解,導演組最多時曾有張藝謀、田壯壯、姜文等六個導演同時在劇組,這在世界影壇也是不多見的景象。這部命運多舛的電影在六年中到底遭遇了哪些坎坷,本報記者採訪了影片導演十慶和出品方春秋鴻文化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岩,聽聽他們來講述“王朝的女人”背后的故事。
● 緣起 ●
英國編劇+韓國導演=楊貴妃?
《楊貴妃》這部電影的緣起有點讓人驚訝,據劉岩表述,一個在陝西住了很久的英國編劇當時由於熱愛唐朝文化,並對楊貴妃有著比較深刻的了解,寫出了這個劇本。當時劉岩剛剛做完吳宇森的《赤壁》,但他從市場上考慮到此類古裝動作大片可能會在國內出現些審美疲勞,好在《楊貴妃》中的主線是愛情,但這個劇本和國人慣常對楊貴妃的認識有比較大的偏差,“並不是說不好,而是他想以歌劇的形式來表現,完全是一個西方人的視角,所以最后大家沒談攏,這個事情就停滯了”。回想2009年,當時還是國內電影市場的古裝大片熱,誰也想不到如今這股熱潮已漸漸退卻,十慶直言:“所以說劉岩的膽子大嘛!”
之后劉岩割舍不下這份感情,他去了和中國文化比較接近的日本與韓國去找投資方,“這樣一個大制作,對於當時的中國市場來說還是很難收回成本的”。因為《楊貴妃》的重點在愛情,因此最先獲得推薦的《我的野蠻女友》的導演郭在容並沒有受到中方太多的非議。當時的劇本已經由中國編劇重新改好,郭在容不但憑借關系引入了日本投資方,還推薦了演員小栗旬,就此中日韓三方的合作開始。
● 夭折 ●
“盛唐拍成清朝,這事就成笑話了”
電影籌備了一年多,於2012年1月電影正式開機,劉岩表示他在開機后的幾天去現場查看,發現與之前約定的拍攝計劃和風格都大相徑庭,“劇組的其他部門包括服裝、武指、攝影都對郭在容意見很大,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郭在容)表達很自我,不太尊重歷史。”十慶也幫忙回憶當時的細節,“舉個例子,郭在容當時想拍打麻將,但眾所周知麻將應該是清末的,唐朝是沒有一條龍的”。
就此,劉岩和郭在容提出終止合作,他澄清說:“外界都傳是范冰冰把他炒了,但實際上是我把他炒了。”韓國人走了后,事情還不算完,日方又提出要修改劇本,增加小栗旬的戲,“達不成一致,最后就變成中國人自己的事兒了”。
當時的陣容不但包括小栗旬,尊龍也曾進組,他本是要演唐明皇的,再加上王力宏,這個國際化的陣容即便放到今天也能吸引不少觀眾。但最后的結果是所有的素材全部歸零,都沒有用上,道具全部被扔掉,景也全部扔掉。十慶透露說,“今天來看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如果用他的道具、素材,絕對不是今天能夠呈現給觀眾的”。
但令人不解是,為何如今的版本連這些演員也都被替掉了?十慶解釋說:“這個事跟劇本有直接關系,跟演員沒有關系。原來郭在容版的劇本裡有李白,本來是打算讓王力宏演李白,但如今本子裡連李白的角色都不在了,王力宏就沒了。至於小栗旬,是由於日本投資方有條件,要把他們的演員佔到多大規模,新劇本做不到,也就放棄了。演員的換檔是劇本原因”。
恐怕郭在容版的素材將再也不會重現,幾千萬的投資到最后一個鏡頭都沒有了,劉岩為了滿足本報記者的好奇,簡單談了它的風格,“郭在容看完了尊龍的《末代皇帝》,他就想根據《末代皇帝》的風格來拍。但眾所周知那個電影的基調是很灰暗的,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接受,更不能把盛唐拍成清朝,這事就成笑話了。我跟他個人之間沒有分歧,完全就是藝術認知的不同”。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