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營銷 非要把故事說成“事故”?

2016年03月01日07:57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電視劇營銷,非要把故事說成“事故”?

  上周末,“電視劇營銷”話題,成為業界的焦點。去年走紅的某些電視劇,被指“低俗炒作”。有的靠剪輯出“臉紅心跳”的辛辣合集登上熱搜;有的通過“自我丑化”博取關注;有的拋出由於種種原因被刪去的內容,用所謂“猛料”作為吸引眼球的話題……

  業內人士認為,網絡時代制造影響力的成本在許多人看來變得更低,但類似的營銷策略,雖能在短時間內聚集人氣,卻也正在肢解電視劇本身的價值。

  宣傳與內容脫節,靠“低俗標簽”吸引眼球

  擦著下線的邊界搞宣傳成了不少“神劇”的上位法則。一位電視人分析,新劇開播時需要營銷來提高收視率,免不了炒作。制片方會刻意制造事故,借“噪點”引發吐槽、圍觀,有時這些素材與電視劇本身並無太大關系,甚至用的也不是真正播出的內容。

  去年,一部都市劇的網絡“發跡”之路,被業界當作炒作的典型案例。電視劇還未播出,一組話題出位的海報便在網絡傳開:“一個人住死都沒人知道”“五星級酒店都住膩了,是不是就隻能換床上的人了”……精美的劇照配上露骨的台詞,收獲不少關注。等到電視劇開播,劇中所謂“大尺度”截圖與視頻又紛紛出現。這部電視劇真的口味這麼重?其實,電視劇講述的是白領青年的職場拼搏故事,整部劇中親熱的鏡頭並不多。但網絡傳播的宣傳素材,卻將相關的片段進行密集整合,並且套上“可以多種解釋”的標題,於是劇情的導向故意跑偏。

  對一些電視劇來說,“被刪”的內容也成了抬高關注度的墊腳石。某部古裝劇作品因著裝暴露,被叫停重新剪輯畫面。沒想到“整改”迅速引爆社交網站和自媒體圈,評論、惡搞層出不窮。一些自媒體營銷賬號推出“漫畫”補全版。在獵奇與嘲諷心態下,一次修改頓時發酵成一場“狂歡”,這部開播前並不被業界看好的電視劇,也因此在某視頻網站每日新增播放次數超過3000萬。

  趕得上眼球經濟,跑不贏長尾效應

  電視人李星文認為,電視劇在播出前密集宣傳,並沒有錯,但也要把握尺度,靠著低俗的噱頭雖然能暫時拉高電視劇的“知名度”,卻會讓電視劇本身的價值“受傷”。

  網絡時代,電視劇的“話題性”很重要。去年某家電視劇制作公司先后推出了兩部題材相似,陣容相當的網絡小說改編劇,但作品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部籍籍無名,收視疲軟;另一部卻高開高走,一度刷新國產劇網絡總播放量。業內人士分析,兩部電視劇在網絡話題塑造上的差異,造成了一冷一熱的格局。但如果一味拿出與劇情無關的“事故”博取關注,電視劇最終無法走遠。去年一部古裝題材電視劇剛開播,網絡話題便忙開了。其中對演員“顏值”與服裝的吐槽最為激烈,劇中飾演“第一美男子”的演員,被指不夠驚艷,他一身紫色服裝出場的劇照被吐槽為“紫薯”,之后這個話題霸佔熱搜榜多天。但這樣的“話題”營銷也為電視劇套上了“低端、粗糙”的帽子,沖淡了不少觀眾的興趣。雖有知名IP傍身,但該劇的收視率卻鮮少破1,豆瓣評分也僅有3.5。

  其實,網絡時代造就了“眼球經濟”,卻也凸顯了“長尾效應”。而要成為長尾效應的獲益者,電視劇需要的更多的是觀眾的口碑,同時,低俗營銷能激發的“圍觀時效”已經越來越短。一位視頻網站的負責人透露,電視劇 《北平無戰事》 剛推出時,網絡點擊不敵一些話題熱鬧的電視劇,但在之后的半年中,《北平無戰事》 的點擊曲線呈現穩定上揚,相反一些話題劇卻已經鮮有問津。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