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當代藝術“下鄉”這回有戲?

2016年03月30日08:2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當代藝術“下鄉”,這回有戲?

  “大黃鴨之父”霍夫曼專為烏鎮打造的《浮魚》。 本報記者 陳濤攝

  江南水鄉烏鎮又放大招了。繼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戲劇節之后,這個遺存有眾多古建筑的千年小鎮,首次敞開懷抱迎接當代藝術。前天,“烏托邦·異托邦”首屆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亮相烏篷搖曳的小河兩岸。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40組知名藝術家,帶來了130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攝影、裝置、影像、動畫等多種類型。

  雖說烏鎮頭一回玩兒當代藝術,可手筆卻不小。徐冰、隋建國、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弗洛倫泰因·霍夫曼、荒木經惟、奧拉維爾·埃利亞鬆……每一位在當代藝術領域都可謂“星”光閃閃。更難得的是,他們中有人還是就地創作、展示,詮釋自己對展覽主題的理解。

  展出場地追求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作品分布在“西柵景區”和“北柵絲廠”兩大區域。前者是水鄉核心游覽區,彰顯了小橋流水、月映斜竹的傳統意境﹔后者是近兩年新辟出的景區,與798類似,是對1970年代的絲廠廠房改造后形成的新空間。

  西柵景區名頭最響的明星當屬弗洛倫泰因·霍夫曼。這位曾在香港、北京掀起“大黃鴨”風暴的荷蘭藝術家,依然延續大塊頭創作風格,給烏鎮帶來一條既大且萌的粉色大魚,地點就在田沁鑫戲劇《青蛇》的演出地水劇場。

  這件名為《浮魚》的作品,長15米、高7米,而魚嘴竟高達3米。“我覺得這裡很像一個海洋公園,但好像還缺了個主角。”霍夫曼半年前就來到烏鎮考察地形,尋找創意。直到他看到橋欄雕刻著魚的圖案,才認定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你可以想象它是跳龍門的那條魚。”霍夫曼介紹說,作品的材料是在中國購買的,然后交由烏鎮當地工人組裝而成。他甚至鼓勵游人用手觸摸它,“藝術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也不希望人們將我看成明星,重要的是人們從我的作品裡享受到樂趣。”

  同樣在西柵,美國女藝術家漢密爾頓在景區內的國樂劇場,定制了新作《唧唧復唧唧》。隻見一台老式織機擺放在舞台中央,線軸連在劇場的座椅上,觀眾席和舞台靠綿綿的細線聯系起來,整個劇院變成了一台體量碩大的手工織布機。“難道她的創作靈感與咱們的‘花木蘭’有關,直接借用了《木蘭詩》裡的詩句?”不少無心闖進來的參觀者對這件作品的名字表現出好奇。

  離此不遠處,一棵穿戴上全副鋁皮的古樹,讓游人大感意外。這是芬蘭當代藝術家安迪·萊提寧的裝置《鎧甲》。“我聽說烏鎮一年游客量超過600萬人次,我們芬蘭總人口才500萬,於是我就來了!”個頭高大的他一次次俯身與人們在作品前合影。

  相比西柵,面積更大的北柵絲廠才是主展區。最近正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辦個展的丹麥藝術家埃利亞鬆帶來了裝置《反轉的全景房》:在漆黑的房間內,幾束射光與多彩濾鏡、鏡面交織,折射出變幻的顏色,成為不少人中意的留影之地。國內知名藝術家徐冰則帶來了動畫作品《漢字的性格》和最新影片《蜻蜓之眼》的預告片。影片所有鏡頭都來自公共渠道中的監控,最后將被制作成一部80分鐘的電影。他評價自己的作品“老少咸宜”,游人看得也專注。

  展覽將持續至6月26日。

  馬上就訪

  “這些作品裡沒有孤芳自賞型的”

  相比專業的展館,來烏鎮的游客對藝術的認知度相對較低。那麼,這些走在藝術前沿的當代藝術品,是否也會被貼上“看不懂”的標簽?

  “我不擔心大眾看不懂,它會引領一次大眾審美。”本次展覽的主策展人馮博一說,與國內很多前沿先鋒展覽不太一樣,這次展覽放下了當代藝術的架子。展覽聯合策展人王曉鬆補充道:“我們要求藝術家的作品,不僅能被圈內人理解,更要為廣大零基礎的游客所理解。所以這些作品裡沒有孤芳自賞型的。”

  其實,在江南古鎮舉辦當代藝術展,烏鎮並非首家,同樣知名的水鄉周庄四五年前就有過嘗試,不過,之后就再沒動靜。也就是說,當代藝術並不是每次“下鄉”都會有好戲看。烏鎮會是個例外嗎?

  烏鎮戲劇節發起人、本次展覽主席陳向宏並不願意過多評價首屆展覽,“它還太年輕,今年剛剛滿一歲,今后一切都是未知的,有各種各樣的可能。”他透露,早在三年前舉辦烏鎮戲劇節之前,他就曾與馮博一商量如何辦一場當代藝術展,“我的訴求就是讓烏鎮成為一個有文化的景區。”至於展覽今后的定位,這位烏鎮景區的總設計師心裡自有一幅藍圖,“我希望它辦成中國當代藝術的試驗田,有才華的藝術家都可以來這裡實現他們的夢想。”(記者 陳濤)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