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詩詞大會擂主夏昆下揚州,給孩子們講授詩詞。 崔佳明 攝
圖為夏昆在揚州給孩子們講授詩詞。 崔佳明 攝
圖為夏昆在揚州給孩子們講授詩詞。 崔佳明 攝
每年的四月是揚州一年中最美之時。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揚州是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無數文人墨客與之結緣,歌詠揚州的詩篇數不勝數,揚州吸引著詩人,詩詞浸潤著揚州。2日,揚州瘦西湖景區“變身”成為一座實景教室,中國詩詞大會擂主夏昆給當地的孩子們講授詩詞浸潤下的揚州瘦西湖。
當日,揚州天氣陰沉,煙霧下瘦西湖的如同仙境一般,更具詩意。10多位當地一小學國學班的孩子們身著古裝與夏昆一道在瘦西湖內邊游邊學,寓教於游。在熙春台上,夏昆手指著刻有毛澤東手書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碑和學生一同吟誦“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他告訴學生,杜牧是晚唐時期的詩文大家,典型的“高富帥”,這首詩實際上等於說揚州明月夜,“青山隱隱水迢迢”點出了揚州的“江南”水鄉特點,同時也說到二十四橋,就無法回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夏昆是位來自於四川的一名熱愛詩詞的教師,他第一次來揚州,但他與揚州不陌生,20年前就與揚州結緣,與古詩詞結緣,他說,二十年前,那時候他剛上高二,抄了第一首詩就是唐代揚州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夏昆解析道,張若虛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全詩如同一幅萬裡春江月色圖。
“詩詞的世界居然是如此豐富如此美麗動人,於是我決定我必須擁有一個自己的詩詞的世界。”夏昆說,值此“煙花三月”時節來揚州,游瘦西湖,實地“讀”城、“讀”湖,能與孩子們在一起很開心,我們共同學習,同時引導孩子們在詩詞中感受瘦西湖的詩情畫意。
“揚州從唐詩宋詞中走來,是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揚州瘦西湖景區辦公室主任陳煒說,到瘦西湖可以穿越時空,春天可以感悟唐朝詩人李白筆下的“煙花三月”意景,秋天可以從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詩句中感受揚州的繁榮。
揚州,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文化,也許有些人並沒有到過揚州,但是,他們都了解揚州,這主要是從傳統的詩詞文化中了解的。揚州瘦西湖方面表示,將借助國家提倡研學旅行的契機,推出“研讀瘦西湖”修學旅行項目,深度開發景區歷史人文及地方非遺資源,打造名城揚州研學旅行城市新名片。(記者 崔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