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窈窕淑女》首度踏足中國內地

2016年04月27日08:57  來源:新聞晨報
 
原標題:音樂劇《窈窕淑女》首度踏足中國內地 60年了,經典的旋律讓“她”窈窕依舊

音樂劇《窈窕淑女》劇照

晨報記者 殷 茵

  上世紀50年代,音樂劇《窈窕淑女》一問世就橫掃當年6項托尼獎,在百老匯連演2717場,創造了當時百老匯舞台連演的最高紀錄。數年后被改編成電影,一舉摘下8座奧斯卡小金人,由奧黛麗·赫本飾演的“窈窕淑女”形象亦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觀眾面前。如今,在誕生60周年之際,這部經典原版音樂劇第一次踏足中國內地,將於4月29日起在大寧劇院帶來一連8場的首演,隨后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國內巡演。
  是什麼讓這部60歲的作品“窈窕”依舊?導演杰夫裡認為是音樂,“直到現在,其中的音樂依然能帶給我感動”。

  曾是韋伯的啟蒙之作

  音樂劇《窈窕淑女》改編自蕭伯納戲劇作品《賣花女》,也稱《皮格馬利翁》,是一部借用古代傳說描繪現代故事的作品。該劇講述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想把他收養的賣花女伊麗莎改造成一位擁有上流社會優雅談吐的淑女,在日復一日的教學過程中,兩人互生愛慕﹔伊莉莎最終成為“窈窕淑女”,但她再也不能忍受希金斯以改造者自居的態度,離開了他,希金斯后悔不已。這部1956年起在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創下了輝煌的戰績——被譯成11種語言,制成500萬份拷貝在世界各地上映,拿下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6項托尼獎,它更是音樂劇巨匠安德魯·韋伯的啟蒙之作,而根據其改編的電影《窈窕淑女》也在世界范圍內引發轟動,成為中國觀眾最早接觸的西方“歌舞片”之一。
  隨著這幾年中國音樂劇市場的迅速發展,《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貓》、《伊麗莎白》等原版大制作紛至沓來,而各種中文版和原創音樂劇也層出不窮,《窈窕淑女》此前從未登上申城舞台。“60歲”之際,她終於來了。
  據悉,此次來滬的《窈窕淑女》由美國“大聯盟制作”公司出品,丹尼爾·謝爾擔綱制作,曾執導《音樂之聲》、《西區故事》等多部音樂劇的杰夫裡·B·莫斯導演,奧羅拉·佛羅倫斯出演女主角,她曾飾演《仲夏夜之夢》 中的赫米婭、《發膠星夢》中的佩妮、《摩登米莉》中的多蘿西小姐等角色。

  現場能帶來心跳的感覺

  多年來,《窈窕淑女》曾被無數次復排,並搬上不同國家的舞台,此次的版本跟首演及其他復排版本有何不同?導演杰夫裡將這一版《窈窕淑女》視作“60周歲的寶貝”,“盡管它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重新制作時,我還是像對待一個新生的寶貝一樣,投入了大量精力,過程充滿了欣喜和挑戰”。在他看來,經典首先要遵循原著,音樂的經典性是《窈窕淑女》如今“60歲”卻依然保持青春的重要原因,“音樂劇中,音樂是最本質的東西。即便60年過去,其中的音樂現在聽來依然讓人感動”。因此,這一版的《窈窕淑女》會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版的音樂和台詞,除了演員不同,最大的不同還是觀眾,“每一個觀眾眼中的‘窈窕淑女’都不一樣”。
  盡管首次在中國內地觀眾面前揭開面紗,杰夫裡並不擔心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會成為理解上的障礙,“音樂劇本身就很擅長講故事,《窈窕淑女》 講述了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它的情節就像《灰姑娘》一樣,淺顯易懂,我對於這裡的觀眾理解這部作品很有信心”。
  有記者提出,當年《窈窕淑女》在全球范圍內的走紅,是因為那個時代並不像現在有太多的娛樂選擇,如今,它如何吸引年輕人走進劇場?丹尼爾坦言,這的確是一個困擾全世界范圍內音樂劇制作人的問題,但他和杰夫裡都堅信,“Live”在當下依然有其無法取代的魅力,“現場表演所帶來的融入感,是很多娛樂方式做不到的。我們在手機上玩游戲、聊天甚至看電影,但劇院的獨特空間,會讓觀眾有實實在在參與其中的心跳感覺”。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