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腳小河灣,古時隻有便道行,唯有馬載行人擔,小歇難尋閑散處……”這是當地群眾對小河灣舊貌的描述。而如今的小河灣村卻已是“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河廊柳色中。”
靚麗整潔的小河灣村
5月9日,2016年“多彩貴州有多彩”系列網絡文化傳播活動之“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採訪團一行走進安順市小河灣村,共同領略這份愜意的鄉村美景。
平壩區小河灣村作為安順市打造鄉村休閑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依托美麗鄉村建設,秉承道法自然的理念,不推山、不填河、不砍樹,保留了小河灣村的傳統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將河道、綠地、廣場、木棧道、沿河觀光石凳等有機銜接,充分發揮生態人文旅游資源優勢,大力建設鄉村休閑旅游,使小山村實現了華麗蛻變,現已榮獲“貴州省十大美麗鄉村”稱號。
“多彩貴州有多彩”系列網絡文化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小河灣村
隨著旅游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在小河灣村400余戶群眾家庭中,已有三分之二開辦了農家樂。村裡90%的青壯年也因此選擇了返鄉創業,人均收入超萬元,實現了他們自己的小康夢。曾經在外務工的小河灣村民王鑒萍,務工期間奔波勞累一個月的收入也不過就2000多元。返鄉創業做起農家樂后,不僅收入有了明顯改觀,還帶動了自己的親戚、鄉親一起致富增收,現在的王鑒萍已是當地一家規模較大的農家樂老板。看著村庄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感言到“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但更重要的是不用與家人再分開,真正有了歸屬感。”
美麗農家小院
如今,綠水青山正成為平壩村民的聚寶盆,而像小河灣村這樣的項目建設只是平壩區項目扶貧的一個縮影。2015年,平壩區旅游總收入近50億元,同比增長20.90%﹔僅在春節長假期間小河灣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80萬元。(林童)
(來源: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