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份文獻透露迪士尼和上海淵源

2016年06月17日20:42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近百份文獻透露迪士尼和上海淵源

本報記者 李婷

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面世僅半年便登陸上海,並成為當年滬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林語堂曾先后3次以米老鼠為題撰文,贊賞迪士尼卡通片的幽默態度……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之際,一場以“迪士尼與上海的淵源”為名的文獻展在上海圖書館展出。展覽通過近百份上海圖書館珍藏的老報紙、舊期刊和圖書文獻,力圖還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迪士尼在上海的傳播足跡。

“白雪公主”每日連映5場,場場爆滿

1937年12月21日,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美國上映。僅半年之后,也就是1938年6月2日,這部影片已正式登陸上海,甫一上映便一票難求,成為年度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據《申報》記載,當時麗都大戲院、大上海大戲院、平安大戲院、南京大戲院、辣斐大戲院分別以5.2萬余人、3萬余人、3萬余人、2.5萬余人、2萬余人的觀影人數位居上海各大影戲院前5位。當時有評論說:“無論是中國或是外國小孩,現在都已把愛羨秀蘭·鄧波兒的心,轉移到白雪公主身上來。以前,秀蘭的洋囡囡極受歡迎,今年的大眾愛物,就是這白雪公主。”據文獻記載,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約為14元,《白雪公主》的票價最高漲到8元一張,但該片在第二輪影院公映時,仍保持著“每日連映5場,而無場不滿”的火爆場面。

而迪士尼隨后推出的 《木偶奇遇記》,在上海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比如,《家庭》雜志在當年第4期,花了整整17頁的篇幅介紹這部動畫片﹔1940年4月28日出版的《大美周報》則另辟蹊徑,從電影制作的角度報道了迪士尼在制作《木偶奇遇記》上面所花費的心血。《好萊塢》雜志除了介紹《木偶奇遇記》,還在第75期刊登了明星照片公司聯合電影院方推出的影片場景照片,一共10張。這種類似今天電影衍生商品的營銷模式,居然在76年前就出現在了上海,不得不感嘆滬商的經商頭腦和上海的“摩登”程度。

上海電影人不甘落后,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 《鐵扇公主》由此誕生

其實,在電影之前,迪士尼的動漫已進入滬上市民的視線中:早在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就在滬上出版發行了 《米老鼠漂流記》 一書,1950年前滬上出版發行的迪士尼圖書著作至少有12種之多,包括卡通繪本譯著、根據電影內容再創作和自創的連環畫等。而媒體的報道更早:1932年1月,《良友》 雜志率先用整版介紹了迪士尼和他的米老鼠。有趣的是,當時滬上媒體上出現的創始人“華特·迪士尼”稱呼可謂五花八門,華納狄司耐、華德狄司耐、華脫迭斯耐、華爾脫狄士南、華爾狄斯裡等不一而足﹔而米老鼠曾被叫做米鼠,白雪公主喚作雪姐兒,唐老鴨則被稱為唐鴨子、唐奴鴨或鴨子唐納。

在大多數贊譽聲中,也有媒體發出了中肯的聲音。以 《文匯報》1946年12月 31日刊載的 《“幻想曲”與華德狄斯耐的歧途》 一文為例,文中指出:“《幻想曲》 是好的,然而我們以為他 (華特·迪士尼) 還可以作得更好一些。技巧方面是超越的,然而論到內容實質就不無缺點。一般的批評起來,8個樂曲中,隻有第二曲的‘胡桃踴舞曲’與最后的‘聖母頌’是完全令人滿意的……這使人覺得非常遺憾……”

面對迪士尼動畫熱,上海的電影人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自己的卡通作品。其中,以萬古蟾、萬籟鳴等萬氏兄弟影響最大。1936年《競樂畫報》曾刊登萬古蟾與其創作的卡通形象,稱萬古蟾為“中國的華德·迪士尼”,漫畫底部還附了一行字:“卡通漫畫現在在中國很風行,萬古蟾昆仲四人所做卡通影片已不少,為明星公司特別出品。”甚至國外媒體也對此報道,美國知名的《體育畫報》當年報道了萬氏兄弟制作屬於他們的“米老鼠”。萬氏兄弟1941年推出中國第一部、世界第四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使得中國電影首次與美國電影在世界范圍內被相提並論。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擠泡沫"任重道遠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446.59億元,同比上升2.83%。相較前兩年總體遇冷的“陣痛期”,我國的演出市場呈現出回暖趨勢。【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