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抗日战争正值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使千百万人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忽视加深了这场灾难,也为自己失败的命运埋下了种子。 |
1942年,河南的一场旱灾夺走了300万人的生命。50年后,作家刘震云采访当年的幸存者,他发现,这样一场人间浩劫,已经被当事人所淡忘,消失在历史的边际。
1993年,作家王朔把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推荐给导演冯小刚,冯决定拍成电影。
从《集结号》开始,冯小刚开始显露他对历史题材和严肃主题电影的“野心”。他从《甲方乙方》、《大腕》等贺岁喜剧片积累起来的人气没有被这一“转型”所折损,继续在《唐山大地震》上爆发,也让《一九四二》的上映得到观众的热切期待。
沿着逃荒路“走”出剧本
刻画大饥荒里的中国灵魂
编辑:电影表现了1942年一场大灾荒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当权者、军官、政府官员、传教士、外国记者、地主、长工以及他们的家眷子弟,也刻画了人性中不堪的一面,但电影并没有特别主观地要去批判谁。
冯小刚:小说原著里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它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追问,这个灾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导致300万人丧生的大灾难从地缝里头消失了,这仅仅是一场灾难吗?因为小说是一个调查体,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所以作者的态度就跳到前面来。剧本一开始也依照这个路子,后来我们发现,当剧本中故事、人物和具体的人物关系形成以后,推在前边的作者的态度,就有点不必要了,干脆拿掉。电影当然需要有个态度,这个态度是谁的态度?应该是1942年这个故事里的人的态度,是灾民的态度,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态度,蒋介石的态度,传教士的态度,日本人的态度,我们就把这些态度往前置。
所以在人物塑造上,我们把人物放进那个年代里去揣摩他(她)的态度和状态。比如花枝用自己换了粮食,要和孩子分手的那场戏,正常的环境下,一个母亲要跟自己的亲生骨肉分离,肯定是悲痛欲绝的,但在那个时候,花枝觉得能把自己卖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这样她就能活下去,两个孩子也能活下去。她的这种情感,特别像冬天寒风里顽强地从石头缝中长出的荒草,特别粗糙,是因为容不得她细腻,人心已经变得麻木了。
今日热点新闻:
>今日热点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大批战机入驻福建江苏教育台停播患者砍死医生放开二胎说 不算数青岛主帅下课三一 中联重科渣土车压死两行长南京地陷和尚携美女念经副厅长离婚承诺书卖肾买iphone案宣判柴静 央视最穷主持人李琛参加选秀2亿嫁妆嫁女巴勒斯坦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