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择偶不如林徽因 胡兰成算二等好男人【3】--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张爱玲择偶不如林徽因 胡兰成算二等好男人【3】

2013年04月25日14: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京都、奈良的恩人

  几天前,妻从朋友那儿接了个翻译的活计,是做京都风景名胜的中文网页。我来帮她做校对的工作。校对着,萨对妻说:“你应该提醒他们在网页最顶上加一句话呢 :‘京都要感谢中国人梁思成’”。

  这句话应该在网页上保留一万年。

  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一九四四年,担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梁思成希望美军将另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应该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一九三二年,上海,在淞沪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出身的年轻军官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一九四一年,日军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落,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在北平西总布胡同老宅我们叫做三爷的那个孩子 ——林恒。

  因为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进入营造学社后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所以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在当时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有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

  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

  而我分明感到胸中的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

  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他不一定有徐志摩的才华,也不一定有胡兰成的浪漫,但是,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有一个大海的男人。

  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么?

  这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回答,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抗战中,梁林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四十七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梁、林的是臭虫和油灯。

  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去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中国在受难,他们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

  林徽因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

  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一九四五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准备对其进行轰炸,这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当抗战胜利的时候,林、梁竟然在李庄写出了十一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共同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

  不必问林徽因和张爱玲谁更幸福。

  因为,有的男人是真丈夫,当得起让人生死相许。

(责编:值班编辑、黄维)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