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两年磨一剑再推新专辑
主持人:能够代表全中国人的如今的精神面貌或者说现在的新时期的精神状态。今天时间有限,要不然让雷蕾给易茗老师背诵一段《岳阳楼记》。雷佳距离上一张专辑发行到现在多久了?
雷佳:挺久了,两年了吧。
主持人:下一张什么时候出?
雷佳:我觉得专辑应该是一个歌手在一个时期的一种积累,一个沉淀的过程。包括你自己在演唱上的,包括作品上的,所以,下一张的专辑肯定是我的新国风音乐。肯定也要有劳雷蕾老师和易茗老师再给我创作像《今宵岳阳楼》这样好的作品,我觉得希望能够把它更加具体化,更加丰富,也是让我在这条路上有更多的探索,把它带给大家。
主持人:又在给雷蕾和易茗老师出考题。总是给他们在出难题。特别想问两位老师,他们在唱《今宵岳阳楼》的时候,跟你们心中原本作词作曲原定的感觉符合吗?接近吗?
雷蕾:接近,非常接近。我刚刚写好,后来我就告诉雷佳,雷佳来了直接拿着谱子,我一边弹琴,当时就试谱唱出来了,后来易茗说太好了,就是我们想象的。因为只有雷佳的条件非常好,音域非常宽,我也就是量身订做的。
易茗:我甚至觉得她超过了我的想象。因为我写的时候,后来听她唱完之后,她后来唱出“阅尽连天波涌,我与夫子同舟,苦在人间,乐在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就想到婵娟和屈原了,当时我就真是不能自已,那个激动甚至超过我在创作时候的激动,一个现代的女孩,在岳阳楼那边发感慨,想大和夫子同舟,和范仲淹一起乘舟远去,抒发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我当时是非常激动,所以我觉得她成为完成二次创作者,从这首歌我也感觉到演唱的重要。
主持人:易茗老师说起来这个激动可不是表演出来的,我们说一个好的作品第一次创作,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歌手的第二次创作可能能给它赋予新的生命或者新的东西,尤其《岳阳楼记》我们现代人感受到他的这种情怀,让一个女性,站在女性的角度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能诠释出来有不同的味道,可能在我们老百姓平常人的眼里就是这样的,李清照这样的人,但是她又能够展现出这么大的胸怀或者这样的情怀。
雷蕾:这就是一个演员的素质。
主持人:怎么样诠释的或者怎么样把握的?
雷佳:首先我觉得我非常幸运,这其实也是一种合作,也是一种缘分。易茗老师和雷蕾老师给我创作这首歌,我拿出来以后,我当时拿着谱子,雷蕾老师直接在那弹琴,我就开始唱,特别有画面感,而且我觉得这是一首大情怀的作品,当然不能说胸怀天下,至少做到大胸怀、大情怀的一个人表现这样一个作品。当时我一看,易茗老师写的“阅尽连天波涌,我与夫子同舟”,这个夫子是谁?子,这个夫子就是范仲淹,他当时写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我与夫子同舟。虽然是古今,虽然是不同的时空,但是我们现在对国家,对人类这种爱应该是一样的,苦在人前,乐在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我觉得这种情怀,就能够激起你的,实际上它是一种爱国情怀。它能激起你的画面,也激起你的演唱,我当时一唱就觉得特别有画面感。当然这也是在一个好的作品能够赋予你这样的感觉,它也能激发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当然你遇到一个好的作品的时候,你对它特别有感觉,你唱起来特别的得心应手,所以当时一唱的时候,我们三个人都特别的开心。
雷蕾:没有花很长的时间,很短的时间。
雷佳:乐队也是很快,我录了两遍。
易茗:有时候一遍过。不用反复修饰。那样的话,反而破坏了她原来的那种情感。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这个说明了雷佳的认真,她在平时下了真功夫。我们和很多青年歌手合作过,这20多年了,在录音棚里面,一遍过的真是很少,微乎其微。
主持人:谁?
易茗:有一些,但是,民族的反正我觉得不是太多的。老一代的有吧,通俗的,过去电视剧经常用,在录音棚里,现在雷佳这个肯定是很明显的。跟她合作过几次。《岳阳楼》那样一个跨度大歌,录一两遍,可以了,她自己还说我再试一试。
雷蕾:最快的应该是《刘三姐》,后来又重新拍了一遍电视剧《刘三姐》,里面不光是原来的20几首歌,后来我和易茗又重新创作了一些歌,太快了,好象才用了一天的时间,真的是“雷一遍”,有一些我父亲写的经典的那个,她很熟悉,原来那些新歌也是特别快,这就是一个演员的素质,一个歌唱家。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