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出发追赶南昌起义军
“陈毅在军校短短3个月时间里,还做了一个重要工作,那就是保存革命火种。”武汉党史研究室专家李婉霞说。
1927年7月,白色恐怖笼罩武汉。当时恽代英已东去九江,施存统也离开了军校。陈毅领导各支部,把有的学员调去叶挺担任副师长的第25师73团(即原叶挺独立团),让已暴露身份的学员回乡避险,再寻革命机会,大多数党团员隐蔽下来。
当时,军校被改编为张发奎第2方面军教导团,陈毅一度隐蔽在郭化若任连长的炮兵连。后来,郭化若身份暴露、奉命调出,陈毅转移到党的基础较好的特务连隐蔽,还是任“准尉文书”。
8月2日,教导团奉命乘船离汉“东征讨蒋”。不料,船到九江时,教导团被张发奎下令缴械、上岸集合。张发奎宣布说:要大家放下武器是事出无奈,叶挺、贺龙不够朋友,带走了他好几个师,差点把第2方面军搞垮。他说他还是要革命的。愿意跟叶、贺走的,他“礼送”出境。愿意留下的,他带去广州。最后他下令分别站队,共产党站那边,国民党站这边。没有人站到“那边”,大家早听说要隐蔽待机。
陈毅当晚召集党员干部分析形势,认为情况已趋明朗:党在南昌已成功地举行了武装起义。大家研究决定:已暴露党员身份的,一是连夜分散出发到南昌去找叶、贺军,一是回家乡去搞农民运动;没有暴露的,可以留下。“大约有200多人愿意留下,这200多人组织了个支部”。
陈毅身份已经暴露,决定星夜去南昌。特务连连长肖劲和他同行。
8月6日,陈毅、肖劲赶到南昌,打听到起义军已去抚州方向,两人决意追赶。7日,他们终于在抚州城里见到了起义军,找到了周恩来、刘伯承。
1901年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担任政治工作。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代军长、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