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陈毅在武汉秘密发展党员 暴露后追南昌起义军(图)【3】

2014年05月16日09:48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陈毅在武汉秘密发展党员 暴露后追南昌起义军(图)

  武汉足迹

  1927年5月,被中共中央军委分配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工作,以校政治部准尉文书的公开身份作掩护,同恽代英、施存统组成校党委,任书记。

  7月中旬,汪精卫宣布“分共”、“清党”后,军校改编为第2方面军教导团,仍以准尉文书身份隐蔽在连队。

  8月2日,随教导团以“东征讨蒋”名义乘船离武汉,在九江被张发奎下令缴械,后赴南昌追赶起义军。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多次来过武汉,曾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参观武汉长江大桥。

  (记者禹宏 整理)

  旧址

  

  将帅后人感叹:

  房子好像和当年照片里的一样

  在武昌实验小学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旧址,陪同记者探访的向红平老师指着实验小学图书馆说:“这就是陈毅当年办公的地方,这里也叫陈毅工作室。”

  记者看到,陈毅工作室约有二三百平方米,扇拱形高窗、木质廊柱、青石地面,内空高、采光好。曾是张之洞创建的两湖书院的教室。

  1983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旧址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政府出资710万元,对旧址进行修缮。2013年旧址入选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多将帅后人来这里参观,都称赞旧址保护、复原得非常好,武汉对红色文物保护有力。徐向前之子徐小岩中将去年10月参观时就感叹,这个房子好像和当年照片里的一样,这样用心保护不容易。”实验小学徐仲书老师说。(记者禹宏)

  实物

  

  《冬夜杂咏·青松》:

  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这幅陈毅元帅的手迹,写的是自己的诗作《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冬夜杂咏》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1期,整组诗计12题19首。陈毅曾回忆这组诗的创作经过:“196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他将“青松”放在组诗之首,可见对其的满意度。

  1960年,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冬夜杂咏》组诗,既袒露了作者的胸怀,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陈毅三子陈小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这首诗是他留给后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禹宏)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