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

书画大师崔如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2】

2014年07月18日21:22    来源:光明网-光明视点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书画大师崔如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书画大师崔如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崔如琢

   “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对当下的文化处境有清醒的认识”

  崔如琢曾有过长期在海外生活的经历。他说,正是这种“漂泊”,使他发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激发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很早就出国定居,在美国、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都参观过。可绕了一圈以后,我发现我的最爱还是祖国的写意绘画,根还在水墨之中。”

  总有些画家问他:“你到美国那么多年,画的东西一看还是中国的,太纯了。”可崔如琢不以为然,“实际上,与传统相比,我的画风还是有很大变化的,但主体没变,也不能变,如果连主体都变了,还能叫中国画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崔如琢看来,中国画不是只从技巧层面理解如何用笔用墨,更多的是在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哲学意蕴。

  “我对中国文化是充满自信的,这种文化自信源自我对传统的研究,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和悠久的绘画史。人们从中国画‘笔墨’中所能感悟到的那种‘技进乎道’的东西,西方人未必能够深刻感悟。”崔如琢说。

  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背景,对于一个画家的成长,无疑是天赐的裨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沐受着这种“根文化”的艺术工作者,都会由此产生出秉承这份丰富馈赠的幸运感和自豪感。

  西方艺术在国际市场上占主流地位,这对中国艺术领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崔如琢忧虑:“对于外来文化,中华民族从来都有着一种兼容并蓄的雍容大度。可时至今日,这种恢弘气度与开放精神,正日益弱化。不少知识分子面对西方的冲击,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是一种虚无主义态度,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落后、西方先进,故一味地盲目崇拜,盲目向往。”

  “外来艺术我们可以从事和发展,但是我们的艺术定位,我们现在到什么高度,我们自己应该清楚。这一点,我们的很多学者,包括美术青年、我们的后辈不见得很清楚。”学习西方的东西,能不能学好,学到超越西方?崔如琢认为,这里需要打个大问号。

  他曾游历世界各国,眼中所及便会觉得目前中国的很多洋式建筑,往往只是学了人家的皮毛而未得精髓,难免效颦之讥,绘画亦是如此。

  “东西方绘画在文化精神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异。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对中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基本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当下的文化处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唯有如此,才不会被趋之若鹜的潮流和时尚所左右。”

书画大师崔如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崔如琢作品《和平颂》

  崔如琢还记得从苦禅先生游,最大的启发不仅在绘画技法,还有他对传统文化那种深刻的理解。“我跟他学画的时候,他说,白石老人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即不要表面上去学老师,要学传统,学中国历史。”

  “我觉得我所有的智慧,都缘于强大的传统文化背景。”崔如琢说:“从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来讲,不管民族的历史悠久与否,不管民族强大与否,都必须弘扬自己的主流文化,主流艺术。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个国家的灵魂。”

  “崔如琢先生有‘气’,有担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谢春彦强调。的确如此,崔如琢讲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讲艺术大师的阙如,讲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及中西“杂交”文化等等,往往一语道破,旗帜鲜明。

  “现在很多时候是用西方科学思维来改造中国哲学思维,培养的是美术工作者,不是艺术大师。”

  “所谓的正本清源,是把中国丢失的东西,慢慢捡回来,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展现在世界面前。”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不认同民族文化焉能自信?不自信何谈创造?”

  ……

  “我经常想”,崔如琢陷入沉思,“如果在今后的十年,我们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在文化上有所建树,我们就不只是GDP快速发展,更会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诸多困难。但只要每一个人为此不懈努力,我想这个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