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德授课中。
四十年后: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随着各国相互依存度的迅速提高,单纯的跨文化交流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其他文化变得越来越有必要。面对本国历史和社会现状,在无穷的宇宙中、在这个微小而脆弱的地球上,建立一个合乎道德而存在的国际社会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在这里,个人、国家、哲学家以及‘普通人’的所有梦想都能获得空间与尊重。”
李夏德在中国梦国际研讨会上阐述了自己的“中国梦”。他说,当人类面对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矛盾时,中国传统的全局观念以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也许能够带来一些方法上的启示。
他说,要实现梦想,必须本着团结一致的精神,努力使人民及其代表之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人与人之间,以及各民族之间分享责任与尊严。
今天,他在维也纳大学和孔子学院给大学生以及汉语爱好者讲授中国文学发展史,从《诗经》讲到鲁迅的《阿Q正传》,当然少不了的是《文心雕龙》,以及中国文化传递出对待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的态度。
他的学生里,有大学生,有奥地利的外交官,也有不同年龄段的汉语爱好者。他觉得,如果一个学习法律、经济或者其他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好汉语,这将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史如虎添翼,因为那意味着各种机会和未来的发展的可能。
他说,“学习汉语对于西方人认识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将非常有助于他们形成多样化的思想,因为这就是我四十年经历的重要经验:它会给你一个机会从多样化的文化背景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和制度,如果还能有机会来到中国、和中国人对话,那绝对不要错过。”
李夏德把自己从1974年到2014年的四十年历程比作“在两个世界间游走”。未来,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架设起更多交流的桥梁,促成双向的交流和理解。
“不要恐惧,不要设限,去学汉语,去中国看看。”他说,如同游泳,站在岸边观察或者评点别人,不如亲自感受。(呼涛)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日”活动。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