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众星共谱《天河》:讲述南水北调工程背后故事

2014年10月27日07:26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众星共谱《天河》,一诉千里引水情

在南水北调的大背景下,《天河》通过亲情、乡情、爱情、师生情展现了工程中的人情味,而众多明星的参与,也为影片观赏度加了不少分。

电影《天河》以李幼斌饰演的中线工程副总指挥为主线,讲述了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

新京报讯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这是1952年毛泽东在河南郑州黄河边邙山视察治黄工作时,提出的南水北调初步构想。昨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反映该工程的现实题材影片《天河》在京举行看片会,并宣布将在今年11月初中线工程通水时如期上映,向南水北调工程献礼,向新中国成立65周年献礼。

仅15天完成筹备工作

电影《天河》以李幼斌饰演的水利工程师董望川为主线,全景式地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中决策团队、一线工程建设者,到所有沿线移民的整体风貌。电影中,身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副总指挥的董望川面对与妻子的情感裂缝、和爱徒的价值冲突,以及家乡亲人的非议和不解,坚持镇守工作岗位,为确保工程顺利竣工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作为该片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和副厂长柳建伟在创作初期前往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进行采访座谈,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剧本创作;为了保证摄制进度,摄制组分成A、B两组进行创作拍摄,15天就完成了需要两三个月完成的筹备工作,边选演员、边置景、边拍摄、边剪辑、边制作特技,摄制工作在北京、河南、湖北、河北等多地同时展开。

近百明星零片酬出演

由于电影视角宏大、人物众多,此番八一厂集结了众多一线演艺明星和著名艺术家,组成了全明星阵容——除李幼斌、俞飞鸿、段奕宏、王若心、高明、赵有亮、林永健、吴军、侯世甲、林妙可、吴甜甜等主要演员;濮存昕、陈宝国、张国立、仲呈祥、江平、姜昆、郁钧剑、小香玉、郭达、吕继宏、邹德江、范雷、白红标等演艺界明星和艺术家鼎力加盟;八一厂新老艺术家宋春丽、黄梅莹、赵守凯、巫刚、马晓伟、荆明华、赵晓明、祝新运、刘继忠、苏丽、侯天来、金鑫、卢奇、岳红、田华、张勇手、翟俊杰、冯恩鹤、韩月乔、张曦文、郭雪、徐箭、吴其江、宋嵩、王国栋、康馥麟等也参与演出。许多艺术家和明星在影片中仅仅饰演了只有一两场戏的小角色,或是客串一个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群众角色,但他们还是推掉了其他活动,不计片酬。并表示,中线工程尤其是北京通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能够有机会参演这部影片本身就是我们为南水北调工程所能尽的一点绵薄之力,我们愿意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宣传增添色彩,呼唤全社会的节水爱水意识。

【剧情梗概】

董望川(李幼斌 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副总指挥,他与妻子周晓丹(俞飞鸿饰)为工程聚少离多,原本稳固的感情渐渐出现问题。就在技术攻坚之时,董望川最得力的助手兼学生江浩(段奕宏 饰)竟离他而去,跳槽到一家高薪企业,而家乡的亲人也因身处库区而坚决反对搬迁移民。为了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面对空前压力的董望川选择自己坐镇一线,并推荐妻子周晓丹去接管移民工作。引水中线工程即将全线贯通,花费巨资的外国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江浩毅然归来,向董望川伸出援手。所有人,都在为工程的顺利竣工做着最后的努力……

【对话导演】

宁海强(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代表作:《弹道无痕》《目标战》《雷锋在1959》)

“北边的人需要水”,这是百姓最质朴的表达

新京报:开拍前主创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宁海强:今年6月初我们花了半个月时间,从水源地丹江水库沿着一千多公里走到北京,把南水北调工程每个重要的施工现场都走了一圈。问到移民们为什么愿意搬迁,一位移民说“北边的人渴啊,生存需要水啊”,他们淳朴的语言让我们感动。

新京报:搬迁工作的艰难体现在哪?

宁海强:“故土难离”,这是老百姓挂在嘴边的,也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心比心,如果要你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家园,搬迁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呢?很多移民开始不能理解,甚至开出很多条件,这都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这项工程不仅仅是对北方,而是对所有的沿线百姓都有益,最终,他们都做到了。

新京报:除了工程本身外,影片还关注了哪些?

宁海强:工程建设者也是《天河》的表现重点,故事构架本身就是从他们的感情出发。我多年从事军事影视题材创作,军人履行国家职责,无论是守护边防还是海防,总是要离开自己的家。这个故事中也有很多和军人感情一样的东西,因为他们都需要离开自己的家园数十年。

新京报:片中的董望川、周晓丹有原型吗?

宁海强:这里面所有的人和事都来自于生活,但不是一个人,包括董望川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前段时间,请一些工程建设者们来看片,他们感触特别深,会说片中的某件事或某句话很像他们身边朋友说过的。

新京报:因何设置了江浩这个年轻工程师角色?

宁海强:他是建设者中年轻人的缩影,他们在专业上非常优秀,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即使是参加其他工程,生活条件可以很优越。南水北调工程并非易事,可能数十年都在干这一件事情。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比一般人要更辛苦。影片中,江浩的父亲病了没人照料,他只能把父亲背到工地上,一边干工程一边照顾父亲,现实生活中确有此人,他就是2012年度“感动中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者陈建国,他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建设者。

【制作幕后】

曹永(特效导演)

19天完成300个特效镜头

为了拍好《天河》,再现大坝加高、移民搬迁、穿黄工程、五棵松暗涵、北京通水等真实场景,八一厂动用了大量的人员、器材、设备、道具,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置景、道具、特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效导演曹永告诉记者,“因为演员档期和制作周期,基本都是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拍摄完成,比如施工中穿越黄河的部分,因为工程已经完成,重新搭建费用很高,只能用近700多组模型特效完成,还有森林、大坝、鸟巢、龙门吊、香山枫叶都是用三维数字恢复,还有南水北调作战指挥部那场戏,实际是我们在绿布的棚里拍的。将近200人每天只睡3个小时,在19天的时间里完成了300多个镜头。此外,有人说,我们是用南水北调工程的难度来完成特效工程的。”

记者田颖

(责编:陈苑、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