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莫迪亚诺:我好奇网络一代 如何用文学表达【3】

2014年12月11日10: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莫迪亚诺:我好奇网络一代 如何用文学表达

  3

  小说家应和现实保持距离

  莫迪亚诺相信,无论一个作家如何紧密地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相联系,他也总是能够成功地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一些永恒的东西。“比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读者感觉不到丝毫隔阂。”那么问题是,一个小说家应该和现实保持距离吗?莫迪亚诺的答案是:描写现实生活时,置己身于其边缘。“因为如果你完全沉浸于现实,那么对生活的印象难免是混乱的。所以,小说家需要和现实保持一点距离,这并不会限制作家塑造笔下角色,使之与原型一模一样的能力。”他又举例托尔斯泰,当托尔斯泰看到一个女子在俄罗斯的一个车站跳入铁轨撞火车自杀时,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物,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瞬间跃然生动。

  “这种天赋非常强烈,以至于托尔斯泰完全沉浸其中,他甚至‘认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眼睫毛最轻微的颤动。”在莫迪亚诺看来,这种创作状态和自恋截然相反,它暗示作家同时达到了一种完全的自我忽视和精神高度集中,以至于不放过任何细节。同时,这种创作状态也暗示作家处于一种特定的孤独之中。“这种孤独并不代表着他的焦点转向自己的内心,而是帮助他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观察外部世界时视野异常清晰,所见所感能直接转化为小说内容。”

  而注意力和观察力也是莫迪亚诺眼中十分珍贵的品质。“我经常佩服一些诗人和作家,他们能够将神秘性赋予一些市井小民或者平庸事物。他们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根源,在于他们一次次地认真观察这些人物,仿佛被催眠了一般。在他们的注视下,日常生活最终被隐藏到神秘之中,并且有了一种‘闪耀于夜’的特性,这种特性并非显而易见,而是深藏于日常生活之下。”

  “我认为小说家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一种千里眼甚至幻视家。不仅如此,他们还是一种地震仪,能够探测到几乎微不可感的动作。” 在演讲的最后,莫迪亚诺发出感慨:“身为小说家,当我们面对一整页充满遗忘的空白时,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一些已经褪色的词语重现人间,否则这些词语就像消逝的冰山一样漂浮在海洋之上。”

(来源:深圳特区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