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6日,莫迪亚诺依传统在诺贝尔奖博物馆内的椅子背后签名。
每一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到达斯德哥尔摩时,都会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举行一个小型的聚会。获奖者会与诺贝尔基金会见面,并且知晓诺贝尔周的活动安排。
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5∶30,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演讲,并参加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晚宴。
1
读者比自己更了解作品
在演讲的开头,莫迪亚诺坦言这是他第一次不得不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演讲,不免有点担心。他表示作为小说家,一直以来自己都习惯于保持安静,如果想要观察身边的男男女女,他必须“潜伏”于人群之中。并且,写作时的咬文嚼字、反复修改也导致他演讲时容易犹豫、结巴。他甚至回忆起小时候大人们往往只顾自己说话而不倾听他说话,这使得他潜意识里说话会被人打断,因此长大后说话或者演讲要么结结巴巴,要么语速飞快。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似乎是不真实的,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我。”在莫迪亚诺看来,作家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是盲目的,而小说家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读者。除了修改语法错误、调整重复或多余的段落,莫迪亚诺形容自己对作品永远只有一个局部而困惑的印象。“就像一个画家为天花板创造壁画。他精心描绘细节,但因为距离太近了,他没法把自己的作品视为一个整体。”
也因如此,莫迪亚诺认为写作是一件奇怪而又孤独的事情。“有时你才开始写前几页,你就感觉沮丧了。每一天,你都感觉自己走上一条错误的路。这就令你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回去再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那怎么办?莫迪亚诺说不要屈服于这种冲动:“这有点儿像在冬天的晚上开车。你没有选择,你不能逆转,你必须边前进边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道路会变得越来越平稳,乌云也会散去的。”
而当莫迪亚诺要完成一部作品时,心情亦如提笔时一样复杂。“当你要完成一本作品时你感觉自己已经开始呼吸自由的空气,就像小学生放暑假前上课的最后一天。他们分心、喧闹,不再注意他们的老师。”这就让莫迪亚诺觉得每每写最后一个段落时,这本诞生于自己笔下的作品似要摆脱自己,“让你几乎没有时间写出最后一句话。” 莫迪亚诺甚至相信,小说结束时就不再需要,甚至已经忘记了它的主人。“从那一刻开始,它将因为读者而成就自己。”
莫迪亚诺还说,当上一部作品得以完成,自己便会有一种伟大又空虚的感觉:“我已经被抛弃了”。这样的失望、不满和一种“还有什么没完成”的感觉会让他想“永无止境”地写下一部作品。“随着年月流逝,一本又一本作品诞生了,读者会觉得你有了一系列的作品。但对于你就只有一个感觉:继续写下去。” 莫迪亚诺说,“所以,读者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