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海南渔家文化进高校 10岁表演者怀揣“小梦想”

2014年12月21日1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海南渔家文化进高校 10岁表演者怀揣“小梦想”

  【解说】12月20日晚,海南民间艺术进高校将极具海南本土特色的渔家文化带入校园,为在场上千名学子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 【解说】本次展演名为“临高渔民文化符号”,包括海南临高渔歌“哩哩美”、临高人偶戏两部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年仅10岁的王娇娇,因为自身喜爱已学唱“哩哩美”3年时间,在舞台演唱时没有丝毫紧张,嘹亮的歌喉、优美的动作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王娇娇对记者表示,自己有个“小小的梦想”。【同期】(哩哩美演唱者 王娇娇)以后,我以后会一直把哩哩美传承下去,(为什么要传承哩哩美?)我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哩哩美的好处。【解说】据了解,“哩哩美”是临高渔歌的主要歌调,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演唱时善于比兴、见景生情地自由发挥,双关比喻尤为突出艺术韵味,于2010年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临高人偶戏”产生于南宋末期,不设布帐,人与偶同台表演是其最大的艺术特点。【同期】(临高人偶戏代表人 林翔)我们临高人偶戏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偶同演,就跟其他的剧种不一样的,就在这里。演员表演的时候,木偶同时也在表演,在台上可以形成一种互补,人表演做不到的地方,可以有偶来补充,如果木偶不能做到的,人也就把它的缺陷补充上去了。形成一种完整的,可以说是完美的吧,表演。【解说】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根据海南大学2014年启动的中西部项目“琼古遗韵”课题建设计划而开展的,除临高哩哩美和人偶戏外,本次系列活动还包括海南八音、琼剧、疍家调、儋州三宝等海南民间艺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元广表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传承、保护国家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将其特点融入到教学和作品之中,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的提高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同期】(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杨元广)我们把当地的文化,当地的这种民间艺术,把它融入我们的教学当中,纳到我们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田埂地埂的这种采风,以后把他们的想法融入我们的作品之中,这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学生专业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弘扬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海南的优秀传统文化。记者 李宇凡 吕志强 海南海口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