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美军官卡尔逊抗战史料披露 含八路军军政资料(图)

施晨露

2015年06月19日15:12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美军官卡尔逊抗战史料披露 含八路军军政资料(图)

美军官卡尔逊抗战史料披露含八路军军政资料(图)

  1938年5月,毛泽东与卡尔逊在延安。

  毛泽东写给卡尔逊的便条。 (均资料)

  本报记者 施晨露

  “这批‘卡尔逊抗战史料’不仅是首次披露,更重要的是它鲜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昨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向上海图书馆捐赠馆藏“卡尔逊抗战史料”数字资料仪式上,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这样评价。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毕业于西点军校,曾于1927年、1932年、1937年三度来华,是第一位考察华北敌后根据地的美国军事观察员、第一位访问延安的美国军官。1937年至1938年间,卡尔逊对中国战场的考察历时约8个月,行程近4000公里,越过日军封锁线三次,足迹遍及延安和北方所有抗日根据地。他会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几十名高级将领,经历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等多场战斗,全面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940年,卡尔逊在纽约出版《中国的双星》一书。

  敌后战场令他坚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将胜利

  “大家都知道有这些资料,但从没见过。”拿到首批数字化资料后,上海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唐晓云与延安抗大纪念馆、河北邢台抗大陈列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取得了联系,得到的反馈让他十分感慨,“当时,革命根据地条件十分有限,卡尔逊保存的很多资料堪称孤本。”其中,延安抗大文献包括课程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同学为抗大母校劝募委员会捐册等,八路军军政资料包括署名为林彪的“本师干部军事研究材料之一‘我简述抗战经验的一个电报’”,八路军学兵队作息时间表、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教育课目表等。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抗敌报》总共出版24期,目前国内存有的原报极其稀少,只有两份号外,卡尔逊搜集并保存了6期。

  “与斯诺、史沫特莱等当时来华的美国记者视角不同,卡尔逊的军官身份令他对中国战场的观察更具军事战略眼光。他保存的资料亦区别于一般史料,如抗大课程表,可以看出抗大不同班级的培养方向,既培养党的高级干部,也有对部队中底层指挥员的培养。在对敌后根据地的考察中,共产党的全民动员能力和游击战术都令正规军事大学出身的卡尔逊耳目一新”,上海书店出版社文史编辑室主任完颜绍元介绍,正是亲身观察,让卡尔逊对敌后战场和游击战术有了切实体会,在他寄给罗斯福的信中,作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将胜利,且必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判断。

  游击战术令他叹服:

  称部队集体主义精神为“工合”

  “卡尔逊与上海渊源深厚。”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程健介绍,1927年,31岁的卡尔逊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是在上海服役。1937年8月,接受罗斯福总统特别任务第三次访华的卡尔逊乘“麦金利总统号”客轮进入黄浦江时,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卡尔逊全程目击淞沪抗战过程,从观察上海军民浴血抵抗日本军队开始对中国战场全面观察。

  1941年底,卡尔逊主动请战太平洋战役,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近战营上校营长。训练中,他采用八路军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和“思想教育”方法,让士兵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把部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称为“工合”(Gung Ho),率领突击队以八路军的奇袭战术在南太平洋马金岛以少胜多痛击日军,“工合”精神由此名满天下,被卡尔逊和他的战友喊入英语字典。对于“工合”的出处,一种看法是卡尔逊在中国抗日根据地见到的工业合作社的简称;而程健认为,“工合”可能来自上海话“共同合作”,是卡尔逊在上海询问中国士兵凭何获胜得到的回答,因“同”和“作”在上海话中是入声字,不易听清而有可能被简化为“工合”。

  在卡尔逊收藏的八路军军政资料中,有两份为“第八路军学兵队”相关资料,从中可以看出这支队伍承担侦查、警戒、排雷、防备等特种突袭任务。有关专家认为,“学工队”正是八路军中的“特种部队”,这说明除了人们熟悉的武工队、游击队,八路军也有集中优势兵力、名称低调的特种部队。

  链接

  数字化回归后如何传播利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发掘的卡尔逊访问、考察革命根据地时收集的一批历史文献,总计79件。第一批文献(26件,40面)已完成数字化处理,包括延安抗大文献4件、晋绥边区《战动通讯》7件、晋察冀边区《抗敌报》6件、八路军军政训练7件等。

  上海图书馆将对捐赠的数字资料进行收藏整理,尽快供读者和研究者利用。上海书店出版社将对这批历史文献进行原寸原貌仿真出版。由于原件纸张尺寸不一,仿真出版将采取宣纸盒装散页形式,相关图录出版也在策划中。唐晓云说,“原寸原貌的仿真件是纪念馆、陈列馆所亟需的。商业出版成本高,需求量相对小,如何操作,还需论证。不仅要保存这批史料的文物性,更要开掘和发挥其文献性和教育性。”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