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侍萍 “演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朱琳认为:“保持创作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演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强烈的创作欲望,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在舞台上认真地行动起来,要认真地听、看、交流、判断。”
在《雷雨》第二幕里,当饰演侍萍的朱琳拿起30年前的照片,意识到四凤在身边,怕四凤看出自己的异常反应,朱琳猛然回头看了她一下。这个猛然回头看一眼四凤的动作是即兴的,但这一眼却使朱琳感到四凤像年轻时候的鲁侍萍,使她的内心感到一阵巨大的痛苦和恐惧。这一眼导致朱琳产生了一种极为真实的感受,促使其心理和行动更加具体细微,将竭力掩饰内心汹涌的情感表现出来。朱琳深感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在演出中需要对其不断地发掘和探索,才能唤起浓厚的创作热情和欲望,永葆演出的青春。
2
胡蓼红 “我这个人特别容易激动”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认为:“演员必须是——至少是一个好人:忠诚老实,敢爱敢恨。”对于这一点,朱琳这样评价自己:“我感情动得还是很真实的,比较饱满。因为演员除了分析剧本、表演、人物性格,就是情感。我这个人特别容易激动。”
朱琳在《秋声赋》中饰演爱国女诗人胡蓼红,从她身上可以看到青春的力量和激情。
剧中第三幕是胡蓼红的重头戏。胡蓼红想同徐子羽父女离开祖国,却遭到了徐子羽的女儿大纯的拒绝,她想方设法希望听到大纯叫她一声“妈妈”,又遭到大纯的强烈“抗议”,孩子哭着找她自己的妈妈去了。遭到拒绝的胡蓼红失望极了,却偶然遇见两年前她曾在湖南前线救护过的一群难童。孩子们感激她过去无微不至的照料,亲切地叫她“妈妈!”。在这个场景里,朱琳把胡蓼红由悲哀、绝望转为喜悦、激动,由小家小爱的渴求转向民族大爱的升华,内疚和惭愧逐渐被感慨和欣慰所代替,朱琳将这种细致真切的情感演得丝丝入扣。
巧合的是,朱琳与剧中的胡蓼红竟然有着相似的经历。剧中,胡蓼红曾经救护照顾过落难的孩子们,与他们建立了母子般的深厚感情,这与两年前朱琳在长沙救灾时的经历如此相似。每当望着舞台上的孩子,朱琳对自己曾经的情感和记忆进行了开掘,激发出内心的想象进行体验,瞬间流露和释放出心中饱含母爱与关切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的情感同胡蓼红融为一体。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