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以前的郭敬明:一個小城少年奮斗史--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小時代》以前的郭敬明:一個小城少年奮斗史

張卓

2002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時祥選從沈陽飛到上海,和郭敬明談新書的合作。時祥選回憶:“郭敬明很有心,在信裡表達了對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喜愛和信任,並認真附上了作文獲獎簡歷。
2013年06月27日14:28    來源:深圳晚報    手機看新聞

  有多少人恨他,就有多少人愛他。短短十年,從一個小城青年華麗轉身為中國出版業的印鈔機。他有理由為這樣一個自己喝彩。

  也曾為高考奮力搏殺

  盛名之下,郭敬明從不掩飾出身於小地方:四川自貢。這個位於四川省南部的城市,人口隻有300多萬,此前,此地最出名的是恐龍和江姐。

  郭敬明的母親鄒慧蘭在銀行工作,父親郭建偉在國有企業,這是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如今回頭尋找郭敬明兒時在文學方面的天賦,他的老師會告訴你:他比同齡人愛讀書,兩分鐘即可速成一篇作文。

  2000年底,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高二的郭敬明送去一篇叫《劇本》的作文﹔一月后,他收到去上海參加決賽的通知。因為家裡不算富裕,郭獨自乘飛機去上海參賽, 現在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文集中仍保留著郭敬明一等獎作品《假如明天沒有太陽》。與其他獲獎作者相比,他並不顯眼。

  新概念作文大賽是以選拔錢鐘書式的天才而受到社會關注。它樹立的典范是輟學生韓寒。第一屆新概念大賽,韓寒以《杯中窺人》震驚文壇,曾一度,新概念參賽者都在追求思想深度上的標新立異。

  郭敬明不擅長這個,所以他華麗的文風並沒有為他帶來想象中的巨大榮譽。雖然,在新概念比賽中他比韓寒的成績更令人咋舌——第二年,他又參加了第四屆“新概念”,再次獲得一等獎。

  但他仍舊是一個“以四十五度角,孤獨仰望星空”的小城少年,在為高考奮力搏殺。后來,他高考成績也並不理想,隻考取第二志願上海大學。和他同批獲獎的同齡人,相繼進入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那年,一些媒體通過高考展望這些新概念精英少年的走向,郭敬明不是佼佼者。他自己也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在新概念作文比賽上投入太多,而影響了學習”。

  《幻城 》一炮而紅

  被眾人簇擁著的郭敬明已記不清時祥選第一次去上海找他時的情景。他說,那是八年前的事情,太遠了。

  2002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時祥選從沈陽飛到上海,和郭敬明談新書的合作。此前,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他編進《2001年中學生最佳散文》。那時,春風文藝希望開拓青春市場,編輯時祥選向幾個入選“最佳散文”的中學生發出約稿通知。

  上高三的郭敬明回復很快:“我現在依然在寫文章,也在出書。可能在畢業的時候會有書稿寫完。希望我們可以合作”。

  時祥選回憶:“郭敬明很有心,在信裡表達了對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喜愛和信任,並認真附上了作文獲獎簡歷。他是唯一回復我的作者”。

  郭敬明文中提及的書稿是《幻城》。高考結束后,他把一萬字的《幻城》投給了《萌芽》。《萌芽》10月號刊出了這篇小說。在《萌芽》網站當月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幻城》以672票榮膺最佳。時祥選說:“論壇上年輕讀者談論的非常熱烈,有些人用夸張的網絡語言形容自己‘淚洒十四行’。”

  《幻城》是郭敬明的第一個中長篇小說。與韓寒的叛逆文風相比,郭的文字憂傷淒美。時祥選比喻:“他的文字有魔力,像一張大網,能把讀者圈住。”

  時祥選跟郭敬明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上海大學附近的一間咖啡館,大一新生郭敬明在朦朧夜色中走進來,瘦弱稚氣,但看上去已經適應了大城市的生活。讓時祥選印象深刻的是,郭敬明特別詢問,能否讓他找人設計封面。而更多的80后的作者,只是把稿子交給編輯,就不再管了。

  拿到《幻城》書稿后,春風文藝內部出現了爭論,有些人說郭敬明的名字不像個暢銷作家,有些人說《幻城》看不懂、太稚嫩。但春風文藝還是決意在2003年1月全國最大的圖書訂貨會上推出這部作品。在那次訂貨會上,《幻城》供不應求,這直接促使春風文藝把《幻城》首印從6萬冊提到10萬冊。

  “在行業裡,首印3萬就可以算暢銷書作家﹔一個新人,能首印10萬冊,很了不起。”時祥選說。

  為了表示對郭敬明的重視,春風文藝和郭敬明舉行了盛大的“買斷”儀式:春風每年出一部分資金作為郭的學業補助,而郭則保証大學四年期間,每年要給春風文藝出版社長篇首發權,主題風格不限。

  《幻城》推出后,郭敬明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學校裡上課,周末則往各城市搞簽售,最多每周跑兩個城市。

  正是在春風文藝出版社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下,《幻城》的銷量節節攀升,目前已經達到了132.9萬冊。

  偶像歌手也不過如此

  郭敬明剛到在上海的生活,卻遠沒有外人看上去那麼如魚得水。

  “剛去時,全班就我一個外地人,老師上課講上海話,我后來專門學了上海話,才能聽懂﹔同學都是本地人,比我有錢,他們聊的話題我從來沒聽過,玩的掌上電腦游戲機,在自貢,根本不會有。”郭敬明對記者說。

  至少在內心深處,他還不夠自信,有時去城市簽售,他甚至會焦慮會不會有讀者捧場。

  出版社和郭敬明的版稅是三個月結算一次。那時,郭敬明最大的愛好是去劃卡,看又有多少錢進賬。卡面上不斷增加的數字增加了郭敬明的自信。他說,直到真正賺錢后,才算適應上海的生活。

  距離《幻城》出版隻有半年,郭敬明又完成了新書《夢裡花落知多少》。新書一推出又鑄造銷售奇跡,首印30萬冊。至今銷量達到130多萬本。

  在一次和春風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常晶的飯局中,郭敬明說自己現在發表作品比較輕易,但很多朋友也有好作品,發表起來卻很難,想建立一個平台。常晶對郭敬明提出的模式感到很興奮,因為可利用郭的人氣攬一些人,也可以利用他的眼光,知道哪些東西符合新一代人的口味。

  2004年6月6日,“島”工作室成立。這天是郭敬明21歲的生日,他和春風文藝的合作模式是春風文藝出資,負責印刷和發行。郭牽頭找人組織選題、策劃和制作。《島》雜志計劃每年出12本,主要面向學生群體,定價20元。

  在《島》發行半年后,郭敬明就為春風文藝帶來滾滾利潤。本來雜志計劃一期賣四五萬冊,后來達到20萬冊。每天隻睡兩到三個小時的郭敬明很難堅持學業,他向學校提出休學兩年,最終變成輟學。“我越來越忙,很難再回到學校去,沒有辦法才放棄學業。”郭敬明解釋,“但這也是一條成功路。”

  時祥選嗅出了郭敬明的一些改變,在一次簽售會上。郭敬明問:“這次簽售,社裡可不可以給我配備一個造型師?”時祥選很不理解,覺得“一個作家,怎麼能要化妝師呢?”在簽售會現場,看到玻璃門外驚生尖叫的少女,會跟朋友打趣說:“有那麼夸張嗎?偶像歌手也不過如此吧。”(特約撰稿 張卓)

(責編: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